第251章 南陈战场(第1/2 页)
所以说,这亡国之罪也不该由李存勖来背,这是大势所趋没办法。
但他的责任也不小,作为皇帝,怎么能忍受手下有一个威名震天下的人存在?哪怕这个人没有反心,那谁能保证他今日不反,以后也不反?
作为皇帝除掉一个功高震主的人,这无可厚非,可他不看时机,直接在这种最动乱的年代,杀掉了可以影响西晋国运的一个人,这就是他的不对了。
本来李旭这次没把西晋列为目标的,可招架不住李存勖作死啊,既然你自断双臂,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李存勖知道没有希望了,西晋本来就是偏安一隅,别的国家想救也来不及,再加上国内的局势,各地官员想让他下台的比比皆是,怎么可能救他?军队?那更别指望了。
从他下令处决李存孝那一刻起,他就让军队失望透顶了,不反过来打他就是好的了。
李存勖把自己收拾了一番,穿上当初登基时候的服饰,带着他的后宫和皇子公主们,登上了临渊阁。
这是皇城中的最高点,“渊”通“原”,取登临中原之意,也表达了自己的野心,可惜此时只能作为自己的葬身之所了。
李存勖令禁卫军封锁临渊阁所有通道,然后在外边点上了熊熊烈火。
皇城中冲天的火光拔地而起,把黑夜照的如同白昼一般,大火持续了整整一夜,没有人去救援,因为陛下的最后一道旨意就是:无需救援。
李存勖选择了带着一家老小陪着西晋陪葬的方式,终结了西晋,也终结了自己的一生,作为皇帝他是失败的,作为李家人,他是好样的,没丢分,很精神!
第二天一早,西晋国都大门大开,西晋丞相带领着百官,手捧玉玺、降书走了出来。
夏侯尚何时经历过这种场面?灭国之功近在眼前啊,当下按捺住激动的心情,上前接受了西晋群臣的受降仪式。
受降仪式进行的很顺利,唯一让夏侯尚觉得美中不足的就是,少了西晋皇帝李存勖的参与,让他觉得不是那么完美,不过灭国之功到手了,其余的都是次要的,只要在陛下派来官员前,西晋不出现动乱就行。
西晋要想不出现动乱,首要问题就是军队,夏侯尚先对军队整顿了一番,对于士兵们,都是打乱重组,把中低级官员都下放到各个队伍里。
高级将领们先安抚住,由于他们的带头投降,让西晋免去战火之乱,百姓少受多少罪,这么大的功劳,岂是他一个小小夏侯尚可以私下封赏的?必须上报内阁、上报陛下裁决!
又把李存孝的尸体挖出来重新安葬,就安葬在西晋国都郊外吧,活着的时候为这个国家尽心尽力,死了还得保护这个城池免受灾害,李存孝也是太难了。
夏侯尚向李旭请旨过后,在西晋国都中心广场,为李存孝雕刻了一座庞大的雕塑,以此来彰显他天下第一的风范,也可以让后世之人对他膜拜下。
——————完美的分割线—————
南陈战场上,在关羽带着张飞离开后没几天,姜维就带着大军进入南陈境内,有关羽的东路军牵制陈庆之,有黄忠居中策应,姜维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来到南陈国都下。
陈帝(我忘了南陈皇帝叫啥,南陈国都在哪(?>?<?))大惊失色,一日连发六道诏书,急招陈庆之回国。
陈庆之还在东边阻挡关羽大军的前进步伐,看到诏书一脸懵逼,来的时候还好好的,这咋就回不去了?
陈庆之把阻挡东路军的任务交给了副帅陈显达指挥,以陈显达的足智多谋,守住东线应该不成问题的,自己则快马加鞭回到国都。
明军并没有围城,而是在南陈国都西北两个方向三十里处扎营,看营寨数量不会少于二十万之数。
陈庆之眉头都皱成了一个“川”字,真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啊,南汉、西晋、北魏、南楚挡不住明军的援军吗?竟然放这么多明军进来。
此时的陈庆之还不知道南汉已经灭亡的消息,更不知道西晋也要马上步南汉的后尘了,邓艾之所以没有出现在南陈,是因为他探查到南楚竟然派出两路援军,一路支援南汉,一路支援南陈。
如此一来,南楚必然后方空虚,邓艾虚晃一枪,枪头一转对着南楚国都杀去,如今的南楚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哪顾得上管别人的事呢?
现在各国都属于,各家自扫门前雪都扫不干净的状态,哪有心思管别人屋顶瓦片上有没有霜?
这次明军虽然分东西南北四路军队,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