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页)
钉的鞋掌比鞋跟还厚。最好笑的是据说他只有两条裤子替换,有回去车间挂花了一条裤子,口子太大没法补,第二天竟然穿了条湿裤子来上班。原因是家里剩下唯一这条裤子洗了还没干。
就这么个人,只有在赈灾的时候特别大方。有次南方大水灾,别人都是二十、五十地捐款意思一下,他毫不含糊地掏了一千。单位捐的衣服鞋袜,他一样一样地挑,打补丁的不要,太破太旧的不要,甚至连没洗干净的他都不要,说得多了他还跟人急:“咱们亏着自己不要紧,这是去救灾的,亏了灾区人民就是亏了自己的良心!”为了示范,他还把老家弹的两床新棉被捐了出去,自己都没舍得盖过一天,说是要留给儿子娶媳妇用的。
所以,尽管他又抠门又婆妈,单位的人对他还是十分敬重。平日里胆子不小开他玩笑的人多,真是干起活来,没谁敢在他眼皮底下偷懒。
第四十六章 机遇
经过周书记一番动员,办公室里原本梦游般的十几号人忽然变得精神百倍,以无限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其转变之大、之快实在让人叹为观止。“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有个时候养比用更讲究策略,养多久,养到什么程度,怎么能做到养精蓄锐却又能随时恢复昂扬斗志,确实是门学问。
周工、雷工、龚工和向工是此次项目的设计主力,各带一名副手,资历最老的叶工负责总设计的进度和协调,本来已经退养的吴工也被作为特别顾问返聘了回来。文欣和技术二组三个新来的大学生却没有分到设计任务,甚至连副手都当不上。
周书记说他们还缺乏经验,现在最重要的是多看多学习,所以给他们几个安排了前阵刚批下来的试车工作。所谓试车,就是对设计中的关键零件在各种模拟使用条件如压力、温度、应力和扭矩下运转进行试验,检验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四个人被分作两组,分白晚班每组带两名调试工人一起,二十四小时不停机测试,下半夜的几个小时由工人单独留守。
作为技术人员,文欣他们被关在测试区上方的一间小屋子里,测试机器上的几十个感应器随时把数据送到小屋里的控制中心,而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在当值的几个小时内每隔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记录一次所有数据,编写测试报告。根据产品的重要程度,试车时间可长可短,少则几个月,多则三五年。极其枯燥的工作,其重要性却也不言而喻。这是产品正式投入使用前的最后一道技术关,任何的问题必须要在这个阶段找出来,否则造成的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就这样,文欣仿佛又恢复了从前在车间的日子,白晚班地倒着在车间里进进出出。一晃眼几个月过去,除了递交试车报告和测试机器的打印记录存档,几乎连进办公室的机会都没有,差不多都快忘了自己还是科研中心的人。
这天车间停电,早早就通知停车,文欣才回到阔别已久的办公室坐下。新项目设计看来进展得非常顺利,每个人桌上的图纸和设计资料已经堆得山高,描图员们据说是忙得手指头都发麻了,晒图室的工人也是一见科研中心这帮人就头疼。
一屋子人忙得脚不沾地,文欣一个人坐在中间无所事事地很过意不去,起身去资料室找点东西看。
资料室的杨师傅和朱师傅挤在一起烤着电炉,一边搓着手一边抱怨着什么。文欣推门一进去,她们赶紧闭上了嘴。
“哎唷,小文回来了呀,今天不试车了?”杨阿姨问。
“今天停电,停车了。”
“周书记也是,不是正缺人用吗,还把你们几个大学生抽出去搞什么试车。我偷偷跟你讲啊,其实这么安排是有私心的,你想啊,中心的奖金历来都是跟项目挂钩,你们还刚来,能让你们啃这一口吗?说是锻炼,还不是发配!”
文欣无所谓地笑笑,说:“本来就是锻炼,我们实际工作经验少,这么重要的项目原本也轮不到我们沾手,先多接触下基础的东西也好。就算是拿不到奖金,那也在理啊。”
“你这丫头啊,就是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这单位里头这水深水浅的道道多着呢!”她还要说,文欣已经从书架上拿了一本《中国航空信息》开始翻。见话不投机,她也只能恨铁不成钢地白了文欣一眼,转头又跟朱师傅小声嘀咕起来。
“嘭”的一声巨响,隔壁所长办公室传来严所长的怒吼:“什么意思?啊?这叫什么工作态度?人家专家都已经到厂门口了,几个翻译全不见了。都请假了,都生病了,有那么巧吗?别以为我不知道她们什么猫腻,还不就是为了情报处几个内退名额闹情绪吗?情绪归情绪,工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