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页)
无表情地喊着:“不要拥挤,大家不要拥挤,这辆挤不上就等下一辆,保证让大家都上车……不要拥挤,大家不要拥挤……”
文欣可算是知道什么叫做随波逐流了,自打上了站台,她就被一股股人流挤到这边拥到那边,完全没有自由活动的余地,此刻只怕她就是把双腿缩起来,也能跟着人群“行走”如飞了。好像过去八辆火车了吧?文欣都不知道如何是好,只是条件反射似的攥紧自己的包包,准备随时上阵,一边还庆幸着:亏得没带多少东西!
又是一辆火车过来了,站台上的人又开始左右移动。
“美女,到前面来啊,哥们给你们开厢门!”几个兵哥哥从车窗里露出头挤眉弄眼,招手示意着。
不管是真是假,文欣和几个姑娘们就下意识地跟着车厢往前跑。快要跑到位了,列车员却一把拦住她们几个,斩钉截铁地说:“这几节是部队专用车厢,不能上,里面全是男战士,出了事情谁负责?回去,都给我回去!”毫无商量的余地,边上几个年纪大一点的乘客也说:“这群兵油子从部队出来都带着一肚子的怨气,姑娘们可不敢上去!大老爷们顶多挨点揍,你们啊……”
听到这话,文欣掉头就跑,朝着拥挤的普通旅客车厢的方向。正跑着,忽然一节车厢的门咔嚓地响了,门张开一条缝,一个人艰难地挤出半个身子。说时迟,那时快,文欣跑过去一把抓住车厢里的扶手就往上跳,几乎是踩着那个人的背挤进去半边身子。
“干什么呢,干什么呢!”列车员跟车厢里车厢外的人齐声吆喝,车厢外面也呼啦冲上来几十上百号人堵在了门口。趁着下车那人把行李抽出去的空隙,文欣总算是把身子都挪进了车厢,双手紧攥着扶手金鸡独立着站住了,与此同时,车厢门“嘭”的一声在她身后关紧了,整列火车居然就上了她一个人!
太神奇了,太神奇了!文欣惊魂未定之余,居然笑了起来。这笑迅速感染了车厢里面的人,门前挤挤挨挨的人也跟着哈哈笑起来,甚至有人鼓起了掌,还有人打趣说:“姑娘你好身手啊,练过功夫的吧?”
文欣艰难地扭了几下身子,给另一条腿找了一丝缝隙放了下来,把包包挪到胸前抱着,这才开始打量身边的人。狭小的空间里挤得密不透风,每个人都是缩着肩,收着腹,极不舒服地保持着站姿,有的人还像董存瑞炸碉堡似地高举着自己的行李……地上实在没地方搁了!好在人多,那些行李也就像是给众人抬着,偶尔有人抱怨的时候,拿行李的人就象征性地把行李再往高举一点,不一会双臂又颓了下来,次数多了,人家也懒得说了。
“你们这样子多久了?”文欣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十来个小时了吧,这辆车从云南过来的咧!”有人回答,带着浓厚的河北或者山东口音。看来是一群出外打工的农民,行李无一例外的是厚重的褥子。
“出来做事干吗还带着被子啊?”文欣不解地问。
“出来又要买多费钱啊,再说被子都是家里的好,睡得踏实咧。”每个人的脸上都刻印着风霜日月留下的那种麻木,笑不像笑,哭不像哭,跟人说话间还不觉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畏惧和不自然的腼腆。“姑娘你一个人去哪啊?”
“去B市。”
“那可还得七八个小时!”
话说到这,文欣才想起,本来自己买的特快硬座票,到B市大约也就6个小时,现在上了这趟摇摇晃晃的“哦,特慢”,七八个小时还只能说是保守估计,照今天这乱糟糟的局面,搞不好到B市得十个小时以上了。刘国祥还会等自己吗?如果等,他会去哪等?据说他单位离火车站也要坐两个多小时的车,没有手机,没有电话,该怎么联系?
唉,不想了,车到山前必有路。乐观达人文欣很快就把这些忧虑抛在脑后,转脸又跟农民大哥们聊起了天。
“你们这么大老远地出来打工,能有多少钱一个月啊?”
“200块,300块一个月的都有,200块一个月的人家住的吃的给得好一点,300块一个月吃住就差多了,跟牲口样几十个人挤个大棚子,我们都吃了好几个月的烂菜帮子了。实在熬不住了就去买一块钱咸菜大家分着吃,平常菜里都没盐,体力跟不上咧。”
看着眼前依然笑得灿烂的脸,文欣觉得好辛酸,又问:“就那么点钱一个月,值得你们这么大老远地跑来一年四季不着家吗?”
“家里地少,没什么收入,一年农药化肥这样那样下来就没钱剩下,一家人要吃饭咧,娃儿还要上学咧。我们出来也没啥辛苦的,就是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