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3/4 页)
但看到光滑均匀的木板加工出来之后,方信的虚荣心就得到了满足,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但这只是前面的开胃菜,根本不算什么真正的挑战。
方信之前做过几个蜂箱,对蜂箱的结构也比较了解,但做这没有钉子,全部靠榫卯来完的蜂箱,却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遭。
方信不时拿起木板拼接看效果,又仔细考虑了好一阵子,也没定下来该怎么弄。
为此,方信还上网查找了相关的资料,看到网上很多的木工发烧友,很多人连家具装修都DIY,做得还有模有样的。
方信自认不会比他们差,也更坚定了DIY的心思。
当然,目前最重要的还是设计蜂箱,自己做蜂箱的人也不少,方信参考了一下别人的设计,最后拿笔画下来,并最终将方案敲定。
“还真有点挑战性总算体会到当年爱因斯坦做那几个小板凳有多不容易了。”方信看过资料后,越发觉得这行很深,据说传统木匠出师的标准就是打造一张小板凳,可见这要求已经相当高了。
但对方信来说,主要是为了享受自己动手的乐趣。
方信先把刨光滑的木板用手锯锯成需要的大小,然后在上面画上图线,该在什么地方开榫卯,榫卯的大小如何,都一一标示了出来。
他做的这些榫卯其实就是木板木料上的凹凸点,通过凹凸点,使其镶嵌咬合在一起,还算是比较简单的一种。
设计出来之后,如何将这些榫卯按着计划的大小尺度加工出来,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方信家现有的工具基本都是手动的工具,加工这类精细的活,斧头和大锯子根本派不上用场,方信只能用小手锯和用凿子来做精细加工。
想着容易,动起手来就不是那么回事。
尽管方信感觉他现在对身体的控制力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比如手臂更有力量了、对身上肌肉的控制也更给力、目光也比以前敏锐得多,反应也比以前灵敏太多。
但真做起这木工活来的时候,速度还是不可避免地慢了下来。尽管按照原定计划将榫卯加工出来了,但却显得相当粗糙。
方信最后拼装的时候还叹气说,“还是得去买些电动工具来才行,还有砂纸也必不可少,用砂纸打磨光滑的话,看起来也更漂亮一些。”
至于最后的组装工作,经历了前面的磨难之后,就显得轻松多了。
做这些活计的时候,方信也没忘记给他自己找乐子,拿着相机非常臭美地拍了好些照片。
整整一上午功夫,方信就做了这么一个蜂箱。要用钉子的话,二十分钟不到就可以搞定。
但方信并不认为他是闲得蛋疼,反而有种特别的成就感,心底也乐滋滋的,这也算是挑战自我。
方爸回来看了他做出来的蜂箱后,发现他确实没用一颗钉子,还是在这么短时间就完成,觉得很不可思议。还对方信说,“换我来做的话,一上午功夫也不见得能做出来。你能做出来,算是相当不错的了,兴许你还真有这方面的天赋呢”
方信含笑点头,心底却清楚得很,哪里是有这方面的天赋,是他现在身体素质比之前变态了许多。归根结底,还是得益于翠竹空间带来的变化。
“我想去买些电动工具回来,用这传统的工具加工速度慢,费时费力不说,加工出来的精细度也不高。以后自己打些柜子,做些家具门框啥的也要方便些。”方信趁机对方爸说道。
“用斧头砍树太费事,现在人也老了,半天砍不下来一棵,得买个油锯回来才行。”方爸看了方信的表现后,这时候也点头答应下来。方爸本来就喜欢往家里置办工具,这些东西以后用得着的地方多着呢
方信自是举双手表示赞同,之前家里用斧头砍千樟树桑树什么的都很费功夫,没点力气和耐力还砍不倒。
方信又问起方爸在山上看那些树木的情况如何,方爸说即便在山里,真正成材的树木并不多,能派得上用场的也就杉树、柏树和松树。要去砍的话,还得方信和他一起去,砍了也得弄回家才行。
方信便说等把油锯买回来再去。
“对了,山里还有漆树,我们自己的包产土也种着几棵漆树,这些漆倒是可以用来刷家具门框。”方爸又说道。
方信闻言顿时高兴地回答道,“土漆好啊,环保,不像化学漆那样含有很多对人体的物质,改天我们就去割。”
方爸撇了他一眼说,“很多人对土漆过敏的,你的身子行吗?”
“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