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4 页)
径五寸,均取材于人迹罕至处的深山古松。树梢留九层枝叶,象征九重天,杆顶端插一猪颈椎骨,涂上鲜血,杆的三分之二处,悬一锡斗,锡斗里置五谷杂粮和刚宰杀下来的猪杂碎,供天神的使女——乌鸦和喜鹊享用。
空场上置一长大条案,上供木酒盅三个,黍米数碟,取熟肉切成小块,放之两个大号瓷盆内,再用木碗盛四碗小米饭,同供条案上。
关老爷被推为这次祭祀活动的总祭星达,按照规矩穿一身白羊皮长袍,皮面朝外,阿古和关屏山等十个人作为总祭星达助手,也都身着白色皮衣。
按瑚尔哈苏的问卜结果,这次要祭祀的是地母大神,即讷妈妈巴那吉额母。讷妈妈喜欢静谧,总是在万物酣眠时在大地上游走,看望她的儿女们,送来奶汁、果实和花香,黑夜中的山峦、川泊和旷野,就是讷妈妈坐卧的身影。人们只能看到她的几个或几十个肉窝窝,却无法看到她的全身,只有风神才能觉察到她的脚步,只有星神才能看到她的面孔。所以拜祭地母大神必须在繁星满天的夜晚进行,并同时祭请星神助阵。
可以祭请的星神有成千上万个,瑚尔哈苏选择的是北斗七星神。因为在满族的神话传说中,北斗七星原来的位置上是七个黑洞,洞中经常冒出黑烟,落在地上就化成七股黑水,祸害人间。后来,地母巴那吉额母把纳丹威虎里七兄弟和东海里七座白玉山一同升到天上,堵住了七个黑洞。从此,天上就出现了七颗亮星,不仅消除了黑水灾难,还给人们留下了辨识方向和区分四季的标志。在满人的心中,北斗七星是地母大神专为在北方生活的满人设置的福星,此番祭祀为免灾祈福,自以北斗七星最为合适。
瑚尔哈苏在万众的瞩目中登场了。他头戴一顶御赐的神盔,这神盔全中国只有这一个,帽架上贴着金箔,盔顶是两只真的三叉鹿角,鹿角中间的饰物是一个纯金的二龙戏珠,帽四周缀满串着珍珠的彩色流苏,动起来,珠光闪闪,神采飞扬。他的神衣也是一件宝物,用一百只小犴达犴前胸的皮子缝制,右大襟开襻,无领,襻扣均为白色的兽骨,前胸和后背贴满菱形的小金属片,两只袖子上缀着细长的皮条,呈飘带状,腰上系一圈腰铃,前后衣襟的垂带五颜六色,不规则地挂着一些小弓箭、小铃铛和小贝壳。
。 想看书来
关东过客 第十四章(2)
瑚尔哈苏对着北方的天空行九揖九拜礼,礼罢,他高声诵唱:
蓝天万星出齐了,
银河千星出齐了,
高天北斗七星也出齐了,
巴那吉额母,
请准备享用儿女子孙们为您献上的祭品吧。
随着神鼓敲起,瑚尔哈苏从一大车上引领下一纯色乌毛神猪,他的助手将猪捆翻,刀子直直向心口捅进。霎时间,抚近门一带所有的灯光都熄灭了,现场上万满族人都跪在地上。瑚尔哈苏敲起神鼓,舞动腰铃,他的助手拍击卡拉器(一种木板乐器),合奏出悦耳动听的鼓乐,鼓乐声中,瑚尔哈苏咳嗽一声,助手把神猪抬到条案上,瑚尔哈苏开口唱道:
遵照祖宗的吩咐,
堂前杀牲饮血,
精做阿木孙神肉,
谨献众神享用。
请地母大神巴那吉额母降临神堂吧,
请北斗七星大神降临神堂吧,
请神武的鹰神降临神堂吧,
请部落守护神芒阿色夫降临神堂吧,
祈求阖族连年富庶,牛肥马壮,人寿年丰,
百年无灾,六十年无病。
抚近门外上万满人齐声咏诵:
请求阖族连年富庶,牛肥马壮,人寿年丰,
百年无灾,六十年无病!
祈祝声落,所有的灯都亮了,抚近门前用木■子摆成塔形的九堆篝火点燃,满人从地上站起,齐声欢呼。
瑚尔哈苏把神鼓交给助手,抖动起身上的腰铃,两肘扇动,模拟布星女神飞翔在天的英姿,口中念念有词,请求女神赐给他白翅膀,指派星辰导向,借助星桥歇脚,登上九层高天之上,去寻找七星大神,寻找地母巴那吉额母。
鼓乐再起,瑚尔哈苏浑身颤抖,昏昏欲倒,助手高声叫道:“七星大神附体了,地母大神附体了!”
关老爷指挥着阿古等人把早已准备好的鹿血、猪血、雁血和山雉血洒在篝火上,篝火暗了一瞬,却腾起更高的火苗,把偌大的一个空场映得通红。
按照常例,祭祀活动将进行三天。头一天,仪式是庄重而神圣的,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