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第3/4 页)
好,还可能被陈家倒打一耙呢。”燕王直叹气。
如果说大郎年纪再小点,不记得自己的父亲了,还好说,但他明明记得,却一直没有提过。虽然是陈家人对不起他们母子,想杀了他们。但这种话,别人也可以说是大郎的一面之词,陈家人完全可以不承认,并且把这事推到下人身上去,况且下人都被大郎与辛湖搞死了,还死无对证。
“现在还说这些有什么用?”辛湖只恨不得弄死那个陈中清,这种男人,活着就是个祸害。大郎母亲真是前世做了孽,摊上了这么个男人,还连累了儿子。
然后,在燕王的带领下,谢大人,大郎,辛湖,陈中清一起进了宫。
皇帝听了这些话,也是大大的吃了一惊。他看辛湖与大郎的眼神都复杂的很,心里简直是五味陈杂,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只得把大郎和陈中清先关押起来。然后,皇帝责令大理司,邢部与都察院三司会审,共同审查反贼之事,燕王当旁审。
此事,在朝中引起哗然。一时间,大家人人自危。
而谢大人也因为要避嫌,不得不请假在家,正好有时间去查那个朱公子。
第158章 果真
没出几天; 谢大人就打听到朱公子的住处,也先确认过; 他确实与小石头的爹的年纪,样貌等情况相符; 刘大娘一听; 就觉得十之八九是他,着急的说:“今天就去吧,早日确定; 早日安心。”
“行啊。”谢大人同意了。这事也是得快点定下来; 不然总是大家的一桩心事; 早日了结早日好。
大郎出事; 人都被关押起来了。小石头与刘大娘自然也知道了详情; 一路上,三人自然都心情沉重的很。三人又是为在大郎担扰; 又是害怕朱公子不妥当。小石头和刘大娘心里更多有一重担心。他们还担心朱公子已经又娶妻生子了。
这几年因数战乱,灾荒以至人口损失很大; 所以; 民风开放了很多。世俗对女子的束缚少了很多,连皇帝都鼓励寡妇再嫁。但是和离的事情,却极其少见。如果朱公子再娶了,张小姐想和离,只要朱家不同意,就办不成,况且就算和离; 张小姐想带走儿子也不太可能。除非朱家不要孩子了,否则她也带不走。
三人一路沉默着,都是满腹心事。小石头自然是希望他爹没再娶,能好好的把他娘接回去,一家人团圆。但这也只是他的一个美好心愿而已。
朱公子已经中了举,但因为家事繁杂,年纪又不小了,已无心读书,就通过关系,想谋份低品小官做,无意再科举了。他也是三十五岁的人,如果再考下去,说不定四十岁之后才能考中进士,四十岁的人就算点个状元,也没多大意思了。
安庆帝选官,喜欢年富力强的。四十多岁的,就算中了,也不过是给个最低等的小官,想要升迁也更困难。毕竟四十多岁的人,精力是比不上二三十岁的人了。时下,世人活到六十都算是长寿了。四十多岁,也不能为朝廷出多少力了,干嘛要把好位置给你啊。
只有那些家世极好的举子老爷,才会一直坚持考。反正他们就算是五十岁才考中,也能得到一个较好的位置。
所以,很多三十大几快四十的举人都不再考了,报备了朝廷,等着候补个小官。当然你如果有门路,也可以弄个相对好点的位置,几年下来,也能混得风声水起。虽然比不上正经科举出身的,能慢慢荐升当大官。
但却也一样也是挤身官家,身份地位瞬间提高了,日子也能过得更好了。再好生教养着子孙,多经营几代,也能慢慢变成世家了。
朱公子带来的人不少,其中就有位美娇娘,丫头仆妇一行共有十人呢。他们直接租了一座独门独户的小院子。平时他也不怎么出门,认识的人也不多,所以当谢大人与刘大娘敲响他家的门时,他还在纳闷,是谁呢。
面对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刘大娘,朱公子居然有些不敢相信似的,“你真是刘妈妈啊?”
刘大娘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而小石头躲在外头,根本就没有出面。陈中清的事情一出来,刘大娘和小石头也一样,忧心冲冲,如果朱家也和陈家一个德行就麻烦大了。
“你怎么到京城来了?你家小姐和小石头呢?”朱公子一连声的问。他这些年也不是没找过小石头母子俩,可惜的是,居然毫无音讯。
刘大娘满脸的鄙视,恨不得指着朱公子破口大骂一顿。
朱公子依旧风度翩翩,好似过去的快十年时光,根本就没有在他身上留下痕迹一样,再想想芦苇村的张小姐,早就已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