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打马少年游(6)(第1/2 页)
当晚,大家没有再回都城,而是住在大青山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山庄里。那里当然也是七星阁的产业。
男孩子们总有着无限的精力,夕晖六人饭后还在兴致勃勃地绘图,推演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精妙之处。安安又去演练一番他的流星锤,誓要让祁爷爷刮目相看。女孩子玩累了,都早早上床休息。
大青山就在都江堰的对面,距离都江堰仅20多里路,最高的主峰云霄顶有一千六百米高。山间林木青翠,四季葱茏,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大青山。大青山素有“青山天下幽”的美誉。
“据说大青山是中国着名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传说道教张道陵晚年显道于大青山并在此羽化。此后大青山成为天师道的祖山,全国各地历代天师均来大青山朝拜祖庭。”明如月充当临时导游,一边爬山一边和大家介绍大青山的有关故事。
大青山分为前山、后山。前山是大青山风景名胜区,景色优美,古迹众多。有天师洞,祖师殿、老君阁、玉清宫等,因为易于攀登和便于借宿,前来拜山访道的游人很多。
现在安安他们一行人爬的就是前山,沿途都建有石阶、栈道,爬起来并不困难。
天师洞又称常道观,它是大青山道教文化活动中心。它包括三大殿:三清殿、三皇殿和黄帝祠。
天师洞内还有一株古银杏树,长得枝繁叶茂,叶间还夹杂着许多的小果儿。据说是张天师当年修道之时亲手种植,现在已长得高大粗壮,绿意盎然。
“张天师名字叫张道陵,原名张陵,学道于鹤鸣山。依据《太平经》作道书,自称出于太山老君口授。并根据巴蜀地区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经典创立了天师道,被后世尊为天师。”祁景皓开始为安安上课。
“据说,这三块巨石就是当年留下来的。传说张天师降魔时,与八部鬼怪作战,一小妖从山顶推下一块巨石,张天师眼明手快,一剑挥去,巨石裂成三块。你们看石头上还刻着‘降魔’两个字。”明如月很有地主的自觉,把大家带到降魔石前,讲述着古老的传说。
“如月姐姐,我发现你也不只是会吃嘛!脑子里也装有东西。”安安笑嘻嘻地打趣着明如月。
“乱说,小心你的舌头。打你的啊!”明如月挥舞着小拳头追着安安。
安安早已瞬移,躲到了祁景皓身后。
“好了,不要闹了。别和小孩子计较。”祁景皓张开手拦住她。
打打闹闹之间,大家沿着栈道一路向上,沿途观赏了各个道观,向着大青山的最顶峰老君阁进发。
老君阁不仅是大青山的制高点,也是道教文化的象征。它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是游客登高远眺,感受道教文化的绝佳地点。
随着山路的蜿蜒而上,空气愈发清新,每一口呼吸都像是专门洗净心灵的尘埃。老君阁依山而建,飞檐翘角,红墙黛瓦在绿树的掩映下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真累呀!”随着山路越来越陡峭,尽管有几个男孩在一旁照顾着,悦和、上官清和罗晓蕊三人还是气喘吁吁。
“姐姐,让哥哥他们背你们上去呀!也来个猪八戒背媳妇!”安安笑话着她们。
“去你的。我能爬上去!”悦和等三人双颊绯红,但嘴上毫不示弱。
步入老君阁,一股淡淡的香火味与书卷气交织在一起,瞬间将人带入了一个超脱现实的世界。
老君阁是一座典型的道教建筑,分为六层。下方上园,层有八角,意蕴天圆地方,太极八卦。外观呈塔状,顶尖,中堆三圆宝,寓“三光”、“三才”。
大家在殿前的大香炉前烧了香,才步入大殿内。
老君阁五层中空,形似穹苍,中塑老君骑牛立体像。他慈眉善目,手持炼丹炉,仿佛在潜心修炼,追求那无上的仙道。
“走,带你们上最高层看看。”祁景皓说道。
“我们可以上去吗?”安安惊奇地问。
“可以,在大青山不论你想去什么地方都畅通无阻。七星阁每年给这些道观捐赠无数香火钱,祁少阁主来了谁敢不接待。”明如月用眼神瞟了一眼祁景皓,调侃着说道。
祁景皓装出一副高冷的样貌,不理会明如月的调笑。
站在老君阁的最高层,凭栏远眺,只见群山连绵,林海莽莽,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皓哥哥,这里是避暑胜地哩,我们也可以在这里搞旅游开发,每年暑期一定会有很多人来这里避暑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