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4 页)
。虽生知之不敏,庶积行以成仁。惧达人之盖寡,谓何求而自陈。诚素志之难写,同绝笔于获麟。”
此文应该是萧氏唯一得以流传后世的作品吧,它被全文记载于《隋史》萧氏本传中。它不仅充分地表现出了这位雍容华贵的皇后的才华,也从中可以让我们窥见出她不凡的品德和思想,“文如其人”放在她身上是恰当的。
在此文的开篇,她先是交代了自己的一些身世和感触,对于自己身处高位却不能有所建树,实在觉得羞惭和惶恐,也觉得愧对先人;整天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过着战战兢兢、不得安生的日子。尤其,她懂得“居高而必危,虑处满而防溢”的道理,这比只知道一味地滥用权力、惟我独尊、拒谏饰非的杨广可明智多了。她也没有忘记从小的艰辛,鄙夷那珠帘玉箔、金屋瑶台的豪奢……
尽管她有诸多的美德和明智,且“自强而不息”,可是究竟于事无补,她只有每天喟叹、纠结的份儿。在偌大一个江都宫,有谁能真正理解她的这份百感交集的情怀呢?任何无奈、痛苦、寒心终究是无谓的,她的命运既已和皇帝夫君紧紧联系地在一起,作为模范妻子的她也就只能强忍着眼泪和丈夫一道走向深渊!只是心事全然郁结在心中叫人无以承受,故而留下绝笔。
但正如她文章开篇所说的,“承积善之余庆”,也许正是因为她平时的为人太好了,所以当宇文化及等人*时,她成了不幸的幸存者。后来宇文化及率军北上,萧氏“随军至聊城”;宇文化及被李密打败后,他的余部又被河北枭雄窦建德收编,而颠沛流离的萧氏也在其中。突厥处罗可汗的老婆是隋朝的义成公主(宗室女),她听说了萧皇后的事情后,并未袖手旁观,遂以可汗名义“使迎后于洺州”,窦建德晓得突厥人的厉害,“不敢留,(萧后)遂入于虏庭”。就这样,萧氏又被迫流落于大漠,直到约十年后,“大唐贞观四年,破灭突厥,乃以礼致之,归于京师”,他才被李世民请回了长安。
贞观二十二(648)年,年近八十的萧氏才最后闭上了眼睛,也走完了自己的悲情、起落、坎坷又风华、尊荣的一生。作为一代贤后,她的谢世惊动了当时的朝廷,为此唐太宗特意下诏“复其位号”,谥曰“愍”,并将她的遗体特意送至江都,与杨广合葬于雷塘。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尽管杨广御女无数,可是他也像汉武帝一样,生育率却极低,有明确记载的才不过5个子女。其中,他的三个儿子中有两位系萧后所生,两个女儿中有一个系萧后所生①(另一女儿应该就是李世民的杨妃)。所以仅从这一点上而言,萧氏对于杨广的影响也是其他女人所不能企及的,只是以长远的历史眼光看待之,这点影响又是极为可怜和有限的。
① 此女号为南阳公主,系杨广长女,美貌和才气兼具,后嫁于宇文化及之弟、文才出众的宇文士及。南阳公主的后半生也因隋亡而被改写,她比之母亲似乎还要不幸,当她因杀父事与宇文士及决裂时曾道:“我与君仇家。今恨不能手刃君者,但谋逆之日,察君不预知耳”。她在长安剃发为尼,生平事迹被专门记载于《隋书&;#8226;列女传》。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3、不得不提的奸雄型文人杨素
隋朝文人的名气当然不能与唐朝比,即使是初唐文人的名气,又与盛唐文人差了一大截的。以此观之,文学、文化绝不仅仅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它也是需要满足一个社会政治的大环境的,文化是需要不断被积累的,积累、渐进到一定程度它就可能要经历一段时期的跃进、爆发了。
隋朝比较有名的文人都是纯业余的①,像高颍、薛道衡等人都是政治上的积极分子,而且官位也都很高。不过,最值得细致介绍一番的应该就是我们前面不断提到的那位自绝于人民的奸雄杨素了,因为他与杨广是最具有可比性了——两人的出身都很不一般,虽然都整天忙着搞政治,忙着实现自己的追求、抱负,但却都不乏浪漫的生活趣味,也都怀有抒发所思、所感、所见的热烈诗情,而且两人水平也相对较高。
杨素除了其威猛无敌的统兵之才外,也可谓是一位*宰相,诗文之外他的书法也不错,颇工草隶。他出生于北朝大族的弘农杨氏,从小好学,所以文化修养比较高,且“少落拓,有大志,不拘小节”,为人豪爽,可以称得上是一位难得的爱才胜过爱金钱美女的*之士。《隋唐嘉话》中就记载了他与《北齐书》作者李百药的一段佳话——李德林为内史令,与杨素共执隋政。杨素是大隋功臣,生活豪侈,家里面养着锦衣玉食的美女上千人。李德林的儿子李百药夜晚偷偷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