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3/4 页)
婆母把春华叫过去,知道她是甄夫人面前的常客了;虞氏当着娘家嫂子面;给媳妇介绍;“下面的那个小娘子,就是舅家的侄孙女了。”
果然有个鹅蛋脸,穿着嫩黄衣裙的小少女,约摸十二三岁,在堂下给各位长辈见礼的。
这位虞家小娘子叫虞妗容,是虞家长子的次女。
小姑娘长得娇羞伶俐,大概也是知道点家中长辈的意思,有些害羞地不声不响。
在自己眼中觉得是个为了小渣男的曹叡,在小娘子,或者说大多数人眼中还是个绝代风华的jj男主呢!
身世可怜,背负了母亲的重仇,出身又高贵是个王子(or皇子),长相俊美,性格乖张极端。
总有些女主们,就不爱好好嫁个家庭美满幸福的好男人,要去拯救这些“男主”的!
自然她拦着自己女儿去犯傻,却不能和别人家直说。
说什么呢?说你家看走眼了?两头得罪人,虞家现在可把能嫁曹叡当作天大的喜事呢。
自己的选择,她劝也劝不了。
和虞家舅妈说,“孩子是个好模样,等找个日子,让她娘带着她来,什么时候舅舅家觉得合适了,给我递个话就行。”
虞舅妈高兴地笑了满脸褶子,看着俏丽丽的小孙女,应道,“哎。”
虞家是河内豪强,级别比司马家高得多,要不是因为同样受到了汉末的冲击,而司马家又恰好出仕在中枢,后来又做了皇帝的,还真比不上人家的家世。
婆母虞氏自己是个庶女,给人做了续弦。而这个虞家小娘子是个正正经经的嫡女。
当春华引见着虞家婆媳孙女三代人给了甄姬后,便功成身退了——她只管引见的,往后虞家能不能和甄姬再交流,再联络的就不在她的范畴。
甄氏无疑是很满意的,名门虞家的嫡出女儿,正正经经的世家女,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她以前只愁自己的圈子小,搭不上真正的名门,而今既然又了更好的选择,她也不会死惦记着阿督。
阿督,未来或许会因为父兄获封公主,然而现在只不过是普通世家,普通官宦的女儿。
地位的这一点,世人看得更私利点。
同样是皇后,武则天是皇后,那拉氏是皇后,汉献帝被连砍了三个的也是皇后。而谁又能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日身份贵的,翌日不定是低人一等的。
*
然而比起联姻,这年于魏国历史而言,实在是大命所艰之年。
曹操已经是老了,从赤壁之后的大战来说,魏国已是透着暮气。
这一年刚出发不久,镇守汉中的大将夏侯渊被斩杀,刘备军大捷。
曹操闻得此讯,更加惆怅。姗姗进入汉中,潦草地打了几场仗,到五月就把汉中抛下。
魏军没回邺城,也没回许都,而是到了长安。
至此司马懿已然是警觉的发现北方的政治中心再度倾移的迹象。
这年秋雨后,前方战报:雨水连绵,汉水泛滥,七军皆没;庞德被斩,于禁归降,曹仁告急;梁、郏、陆浑一带的寇贼杀死县令,群起响应关羽!
于禁,居然在这关键时刻变节归降了敌军!而一向不很亲重的庞德,居然能够守节而死!
曹操动摇了己心。
而另一面,在邺城正在镇压魏讽造反案的曹丕,收到他家父亲密报的时候,正忙得焦头烂额。
刚读了几行字,他就近乎要气炸了:曹操任命曹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南下救援曹仁。
难道曹植要死灰复燃了?
曹丕恨得牙痒,更可恨的是他的三弟曹彰竟然在为曹植造声势。
然而曹植在这个能够卷土重来的契机上,却犯怂了。
出兵前夕,曹植喝得烂醉如泥。
曹操至此彻底放弃了曹植。他终于做了个清醒的决定:改派徐晃领军救援曹仁。
关羽的意气风发已然使得魏军震慌了,甚至此刻连曹操也抵不住压力,决定要迁都。
其实早在年前,曹操决定重修洛阳的时候,司马懿就知道曹操是有迁都意向了,南线战事压力实在太大。
然而事情到了这会儿,却决不能迁都。
司马懿挺身而出,劝阻曹操:不能迁都。
司马懿的原因也很简练,“国军为水所没,非战攻之失,于国家大计未足有损。”
而且鼎足三国的结构,实则是最富魅力的稳定性。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