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孔子接着说:“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食,长辈先请用,难道这就算孝了?”弟子
:指年轻一辈。先生:指年长者。馔:饮食。曾:竟然的意思。
看起来,子夏也许认为自己做得不错了……
子夏在孔子诸弟子中,比较热衷于做具体工作,想必在家里也一样:有什
么体力活,他会一卷袖子说,我年轻,我来;有什么好吃的,他会说,您辈分高,您老先
尝……可孔子还不满意,他希望子夏在内心真诚方面再下一番功夫。
这大概是子夏不如曾子的地方——不过,我还是觉得孔子的要求高了。照他的说法,我们给老人让座,搀扶老人过马路,逢年过节学校组织去看望孤老,都算不得孝了?
也许孔子这时候年纪大了,比较能体会做父母的心态。有时候,我们拿了大包小包去看父母,说是尽尽孝,可父母也常说,唉,拿这么多东西干嘛,当父母的不在乎这些……
父母要的是一种心情,不是形式上的东西……
这大概就是“色难”吧。
为政第二 2。9
子zǐ曰yuē:“吾wú与yǔ回Huí言yán终zhōnɡ日rì,不bù违wéi如rú愚yú。退tuì而ér省xǐnɡ其qí私sī,亦yì足zú以yǐ发fā。回Huí也yě不bù愚yú!”
●[同学录·颜回]姓名:颜回,字子渊,又称颜渊。鲁国人。孔子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家境贫寒,平时注重品德修养,学习刻苦,善于思考,极为孔子赏识。比孔子小三十一岁。在《论语》中出场二十一次,名列同学第三。
颜回和子贡比,谁更厉害?
除了年龄和子贡差不多,他俩的风格很不一样。子贡是个实干家,善于言辞;颜回更注重学问,话也不多……
这倒是的,你看他第一次出场,人并没有出现,只是从孔子的嘴里提到。
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看上去很笨。可当他退下去经过自己反省,又很能发挥我的观点。颜回啊,一点也不笨。”
颜回的性格很内向?
或者说很内秀吧——不过这是他个人的风格,也不必学他。对老师讲的道理,如果有什么疑惑,直接问就是了。孔子喜欢的是他善于独立思考;更重要的是,能发挥老师的观点——这里的重点是“省其私”、“亦足以发”……
我想也是,如果只是“不违”,孔子不会喜欢。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为政第二 2。10
子zǐ曰yuē:“视shì其qí所suǒ以yǐ,观ɡuān其qí所suǒ由yóu,察chá其qí所suǒ安ān,人rén焉yān廋sōu哉zāi!人rén焉yān廋sōu哉zāi!”
上次说,孔子很善于观察人,这里,他说了观察人的三个步骤……
哪三个步骤?我也想学学……
孔子说:“看他为什么这样做,观察他用什么方法做,考察他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
心安理得。这人还能藏到哪里?这人还能藏到哪里?”以:因。由:经由。廋:藏匿、掩饰
之意。
嗯,视→观→察,一步步深入,经过这三重考察,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就逃不过他的眼睛啦?
是的。比如在“学而第一”那里讲的,巧言令色,鲜矣仁……
视其所以,他的目的是为了升职;观其所由,他经常用花言巧语和上级套近乎;察其所安,他升不到职就不会甘休……这是怎样一个人,很清楚了,是吗?
呵呵,你是现学现卖啊!
为政第二 2。11
子zǐ曰yuē:“温wēn故ɡù而ér知zhī新xīn,可kě以yǐ为wéi师shī矣yǐ。”
这句话,老师经常对我们讲……
严格地说,这句话应当对你们老师讲……
为什么?
孔子讲这个话,我想是有背景的——大概是有位同学,有志于将来像孔子一样从事教育事业,所以他上课很注意记笔记,恨不得把孔子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
为了将来也能收徒讲学?
是啊。反正,有一次,这位同学来问孔子:怎样才能当一个老师?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能够有新的体会和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