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部分(第3/4 页)
多少酸楚。
听得外面渐近的喜乐声,喜娘便笑了起来,招呼着一众喜娘又并特意请来帮衬的女客,隔着窗子笑道:“新郎官可是急了?若是心急抱得娇娘归,怎不做首催妆诗来听,若是做得不好,我们姐妹可是不依。”
这催妆诗却是流传已久,只是到了宋朝,除了诗书门弟,豪富之家,普通百姓已经免了这一道程序。可在文人墨客眼里,这却是极之风雅,必不可缺的情趣。
李玉娘听到外面喜乐渐息,有男子低吟筹谋之声,不禁垂眉浅笑。隐约听得一个有些耳熟的声音,带着笑大声吟道:“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里面的娘子,这首催妆诗可好?”(此诗作者贾岛)
这男子一吟出来,便有女人轻轻弹起琵琶把这四句诗又连唱了三遍。又赞道:“秦大官人的诗再算不上好,岂不是更无好诗了?”
那喜娘回头瞥了眼仍垂眉不语的李玉娘,便又笑道:“诗是好诗,可咱们新娘可是要考考新郎的才气,旁人莫要再代了。”
外面萧青戎一声低笑,沉吟片刻,竟真地吟道:“传闻烛下调红fen,明镜台前别作春。不须满面浑妆却,留着双眉待画人。”(唐人徐安期)
他一吟罢,便响起一片娇笑声。这首诗虽未必胜过秦观吟的那一首,可却更添暧 昧与男女调笑之情。一时,便有琵琶之声响起,女子的低唱里渐渐又杂入男人的低吟。
李玉娘抬起头来,眼中尽是笑意。那喜娘见了立刻便欢喜地对着外面喊了一声。又转身过来取了一方男方催妆礼中的艳红销金盖头覆在李玉娘头上。众人上前拥了李玉娘起身,在外面吟唱之声停了之后推门而出。
虽然看不到萧青戎,可李玉娘却分明感觉到他火热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不知是不是自己在胡思乱想,她垂下头,抿唇偷笑。
目光炙炙,落在面前低垂着头,被红盖头掩去面容的女子。萧青戎心中激荡,忍不住上前一步,可是还未近得李玉娘身,便已经被身旁请来帮衬的秦观抓住。
“萧兄莫急,纵是相思难耐,也不急于此时啊”秦观原就生性诙谐,又性子风流至极,此时请来帮衬的的众艳ji竟有大半都是因与他相熟而来的。此刻听他这样一说,那些女子和一起来接亲的众亲友便齐声吆喝。
早有娘家人捧了茶点水酒过来招呼,又有备好的金银锞子相送。一阵笑闹,一对新人才往外走去。
侯府门外张灯结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又聚了许多看热闹的人。在鞭炮声稍歇,李玉娘二人刚刚跨出门时,却突听得远处传来大喝之声,竟是一连数匹快马远远奔来。虽然围着看热闹的人很多,可早有眼尖地瞧出那马上骑士竟象是宫中的宦官,便在呼喝声里速速闪开。
果然,那为首的骑士一挤了过来,便取出一纸黄绢,大声道:“传皇后娘娘懿旨,安人李氏玉娘上前接旨……”
李玉娘闻声一怔,便立刻醒过来这是当日官家所说的那份大礼。当下便在喜娘的扶持下跪在地上。
只听得那太监念道:“今六品安人李氏奉太后懿旨匹配萧氏,实乃佳偶天成,天赐良缘,特赐李氏……”一连串的赏赐,李玉娘听得不大清楚,可周围赞叹艳羡之声她却听得清清楚楚。就算是她,也不由得生出得意之情。
应声上前接过懿旨,那太监却是脚步一错,竟附在她耳边低声道:“李娘子,延安郡王殿下请小的为他道一声贺,还说他谢谢你同他说的那一番话。”
目光一闪,李玉娘勾起嘴角,低下头去。虽然不能看到那太监是什么神情,可只是听到他的声音,她却已经感觉到话中的诚意。想来,那个孩子是真心道谢吧?
正自沉吟,那太监已笑着退开:“咱家也不耽误吉时了,诸位请便……还愣着做什么,把车赶过来一会随在后面便是……”
远远地看着那辆赶过来的马车上大箱小笼的东西,围观的人不禁又是啧啧有声。虽然不知道这赏赐的东西是不是真的值钱,可光看这赏了一车东西,就够让这些寻常百姓羡慕的了。
喜娘心中也是激动,一面扶着李玉娘一面低声道:“小的可算是开了眼界了,还是头一回见着这样的场面,可是承了娘子的福份。”她正说着话,站在门前的礼赞已是大声叫道:“新娘出门,新郎打赏,此非买卖,赏钱多多,福气多多……十万,绑在一起才好”
萧青戎扬眉一笑,却是依足规矩答这讨赏的礼赞:“自古以来绅士出门不带银钱。”说是这样说,却早已以目示下马前提着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