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页)
想到这里,他回身看向守在蔡邕身旁的盖胤,年来盖胤有意蓄起胡须,令他略显敦厚平凡的脸增添了一丝成熟气息,八尺身材极尽雄壮,予人以无穷的压迫力,蔡邕夸其有樊哙之勇。这已经不是他次听到如此评价了,袁绍也曾说过,虽然其语多是恭维。
“二人碰撞,谁将获胜?”
盖俊摇摇头,驱散了此等荒唐想法。
朔方位于五原左侧,他们历经上党、太原、雁门、云中、五原等郡,整整绕了并州大半圈才抵达目的地,其实从上党或河东经西河郡直接穿过去显然更近,然而河西乃是南匈奴单于王庭所在,郡内胡人众多,极易生意外。他们选的这条路远是远了些却安全。
朔方郡土地广袤,人口稀少,仅两千户不到八千人,分部在六城,当然了,这是在籍人口,罪犯及屯兵不算在内。
罪犯不仅承担非常多的杂役,还需乘塞守烽,防御胡人。杂役可以让蔡家仆人代劳,但充当边卒的命运则逃避不了。
蔡邕思想具有典型的儒家风格,强调华夷,认为中原安定,四境必安,而今成为边卒,可谓命运弄人。
盖俊本待立即返回,从朔方太守那里得知阳球贿给金钱,令他毒死蔡邕。盖俊听了勃然大怒,他解决掉两拨刺客后路上再无打扰,以为阳球计穷了,哪曾想对方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多亏朔方太守为人正直,不为所动,反而如实相告,不然蔡邕危矣。
盖俊又留下小住三日,见无甚动静,加之朔方太守对蔡邕颇为重视,保护得当,才决定返程。
立身静谧而安宁的自然画卷中,背托苍茫古城,盖俊取来蔡邕爱琴,十指弹动,清淡、深远、悠长的曲意顺着指尖淌出,一顿一错的琴弦三叠而上,听者心头无不升起一股苍凉之感。
再没有哪曲子,比《阳关三叠》更适合此时。
蔡邕泪如雨下,遥望南方,半晌方收回眼神,问道:“此曲何名?”
“就叫《朔方曲》吧。”盖俊摇摇头道,原名《阳关三叠》与此地不符,唯有弃用。
“此曲乃是子英所作?”蔡邕大为感慨,盖俊少年俊杰,怀文武异才,虽于经学一道不甚钻研,然而世事轮转,变乱渐生,博士无用,未来能有大成就者,必是此等人无疑。
“子英,我知你和琬儿两情相悦,我亦早已把你当成我婿,如今我在这里守烽赎罪,唯有家人放心不下。她们……就托付给你了。”
盖俊一脸郑重,没有千言万语,只是重重道了一个“诺”字。
“这是我给妻女的家信……”蔡邕将手中帛:“走吧、走吧……”
“议郎暂且屈身于此,不出三年,议郎必得旋返。”盖俊掷地有声道,他下定决心回京后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为蔡邕洗脱罪名。
“走吧、走吧……”
盖俊一咬牙,翻身上鞍,策马向东。盖胤向蔡邕抱拳礼别,跟随其后。
蔡邕目送着二人远去,直至再也看不到人影,才叹息一声,抱琴回城。
第一卷西州少年第五十三章巅峰之战
更新时间:20118182:11:46本章字数:5487
二人无牵无挂,催马狂奔,行数倍于来时,这日到达五原郡临沃县,辽阔的草原上,突兀而起一群错落有致的山峰,那一座座山峰似盆景,像雕塑,形态各异,色彩斑斓,气象万千,盖俊突然起了兴致,携盖胤入山狩猎。
盖俊在山下问过人家,答曰此山无名,然山中随处可见数百上千年的古榆树,或直立参天,随风摇曳,或屈曲盘旋,老态龙钟,似乎证明了它的岁月沧桑。
两人冲到半山腰,各自略有收获,一声脆鸣从左方山峰传来,响彻山谷,久久不散。
盖胤指着天空说道:“小族叔,快看,有雕飞来。”
“雕之高、雕之环宇第一,常闻胡人有射雕手,真是佩服啊!”盖俊望雕兴叹。
“射不住吗?”盖胤问道。
“若飞低一些,或可一试。”
接着盖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所言竟成真,大雕似是寻到猎物,一侧身子俯冲下来。此次机会千载难逢,他快抬起二石强弓,微微上倾,锁住大雕,随着“嘣”的一声响,大雕哀鸣跌落。
“咦……还有人?”
二人面面相觑,露出惊讶之色。盖俊确实射中,可同时又有另一支箭钻入雕身。
“此是小族叔次猎到大雕,我去为你取来。”盖胤话音方落,拔腿冲出。
“射雕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