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第2/4 页)
玄武城紫金山玉皇观掌门赵真人青山为国师,以玉皇观为国观,钦此!”
接了圣旨,不管那些先天宗师们心头怎么想,表面上一个个都是面带真诚笑容恭喜赵青山:“赵真人,恭喜恭喜。”
赵青山一个个微笑还礼,心头却是暗自嘀咕。
当初他跟国舅刘瑞商量好了,朝廷和玉皇观合作,玉皇观拿出固本培元灵液,帮助皇帝稳定朝廷局势,而朝廷便加封他为国师,以玉皇观为国观,最关键的是,要以道门信仰为国教。
可是这圣旨下来,国师和国观有了,那国教的事情,却就没有踪影。
但是,赵青山最想要的,根本就是那国教地位啊。什么国师有什么好当的?堂堂玉皇大帝都当过,小小国师算什么?至于国观,也就是一个国家指定的正式宗教场所,虽然有些优惠,但在现在东胜神州信仰混乱,几乎没一个和大唐国关系不错的宗教,都有这样的宗教场所。
这跟赵青山最想要的国教地位,根本完全是天壤之别啊!
要知道,国教可是一种排他性很强的东西,被立为国教,那就可以借用朝廷之力推行信仰。
朝廷在武道修行者面前似乎没什么地位,可在普通老百姓当中却仍然至高无上。而信仰偏偏不看个人修为,甚至修为越高的人信仰可能越不虔诚。反而那些老百姓很容易出现虔诚信徒。
不确定国教地位,这圣旨便跟没有一样!
第258章 赔大发了,全身上下都在肉疼
夜,玉皇观大殿中。
殿内香炉的九十九个细孔吐出袅袅青烟,一股让人心平气和、神智清明的清香在大殿之中悄然弥漫。
赵青山盘膝坐着玉皇大帝神像面前,眼帘垂下,呼吸深长,一动不动,整个人的气息仿佛跟玉皇大帝神像已经融为一体,沉稳而肃穆。
突然,赵青山睁开眼帘,双眼之中神光一闪而逝,才又恢复平淡,用一种淡泊世情的淡然语气说道:
“弘一,你来了,进来吧。”
“遵法旨。”弘一道人宋德垂手低头,毕恭毕敬地趋步而入,心中不敢有丝毫懈怠。
“掌门真人的修为越发高深莫测了。”
感受到赵青山的气场,饶是宋德见多识广、久经沧桑,也不由得心中敬畏,一时间下意识的轻手轻脚,仿佛生怕惊动了什么似的。
“送钦差回来了?”
“是。”宋德欲言又止:“可是……”
“可是什么?”
“可是那位钦差大人,唐观军他……他又悄悄回来了,说是要跟掌门真人见面。老道不敢妄作主张,所以把他安排在了密室里面。”
“不出所料。”赵青山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我们的这位钦差大人果然另有打算。”
白天的开山门大典,这位钦差大人出现,当众宣读册封赵青山为国师的圣旨。按照常理来说,读完圣旨之后应该在玉皇观多做盘桓,怎么地也要和赵青山这位新鲜出炉的国师好好沟通沟通,拉拢拉拢关系。
一般的钦差不都是这样做的吗?当然,宣读抄家灭门圣旨的钦差除外。
可是这位钦差大臣唐高,宣读完圣旨之后,也就是和赵青山说了两句寒暄的话,居然就直接带着钦差仪仗离开了。
说是皇上催得急,要早点回去复命。
这话没脑子的人都不相信。大唐国皇帝日理万机,多的是事情要做,不过是册封一下国师,又不是哪里招了天灾**或者敌国打了进来,会那么着急要你复命吗?
但是钦差大人这么说,别人也只好这么听着,谁能直接找钦差大人质问他?
只有赵青山知道,这钦差大人必然还会回来。
因为他应该交代的事情还没有交代完呢。
当初他和国舅刘瑞商量的主要内容,便是用道门为国教。
其具体举措便是重启武德殿,把原本单方面由大唐国朝廷为主限制先天武者的武德殿,变成武者共同维护的对象。从而改变武德殿衰落的现状,还有现在社会上武力为尊不顾善恶的不良风气。
而玉皇观在其中获得的好处,就是借用大唐国武德殿在各地的分支机构作为道门新的传教场所。当然,与此同时玉皇观的气运也就和大唐国的气运联系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对于现在还是一个弱者的玉皇观来说,和大唐国庞大的气运联系在一起,可以让玉皇观气运顿时暴涨,对发展极为有利。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赵青山甚至不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