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部分(第3/4 页)
给他一个非常妥善的安排,何至于去做个团头?
这个人。非独当一面之人。
其才甚高,其能却小呵呵,如果真要是让他统军,恐怕还比不得童环那个半路出家的家伙。
征伐僚子,出征真腊的人选。我已经想好了!
此次返回宣化,也正是为了这个人,,如果他愿意统兵的话,横扫真腊天堑。当易如反掌。”
看着李言庆自信满满的笑容,柳青也是连连点头。
是啊,自己能想到的事桔,公子又岂能想不到呢?
不过李言庆说的那个人是谁?
柳青并没有过问。
因为他很清楚,该知道的事情,李言庆自然会告诉他;不该让他知道的事情,他绝不应该过问。
武德四年七月,李世民在江陵屠城的消息,传至长安。
一时间,长安上下顿时哗然。李建成趁机发动手中的力量,在朝堂上对李世民开始了口诛笔伐。
太子少保李纲虽竭力劝说。但李建成却没有半点收敛。
相反,因为李纲的数次反对,也使得李建成对他越来越疏远,最终。李纲辞去少保之职,告老还乡。
不久后,李渊发出敕令。
命李世民即刻返回长安,免去征南大都督的职务。
不过,其天策上将和尚书令的职务。依旧保留而后,李渊又下诏,命李道玄接替江南军务。封平南大都督,江南抚慰使,总督三路兵马。并下辖水军。
谁也没有想到,最终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李世民离开江陵的时候,忍不住仰天长叹:千般算计,却最终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自他赴任以来,可说是呕心沥血。
好不容易将萧铣搞定,却又因为一时冲动,到手的功劳平白送人;反倒是李道玄,无欲无争,接连获取大胜。先有渡江攻取江阴之胜,而后长驱直入,几乎是兵不刃血的夺取了整个江东。
人比人,气死人啊!
一想到这些,李世民不免生出郁郁之情。一回到长安,就卧床不起,直至第二年开春才算是完全康复。
武德四年八月,房玄龄正式宣布归降。
安南大都督李言庆,平南大都督李道玄联手上疏,保奏房玄龄为洪州总管,下辖六州之地。
同时,冯盎也派遣长子冯智残前往长安,表示归附李唐。
李渊当然高兴冯盎能归附自己,于是封冯盎为和州总管,辖岭南八州。
长子冯智溅入长安。官拜散散骑侍郎,尚书省员外郎。冯盎次子冯智玳为春州总管,留守岭南。
这春州,正是冯盎下辖八州之一。
随着房玄龄、冯盎、谢映登等人的一一归附,江南局势一下子变得平静下来。
天下太平,似乎一切都恢复了正常。
可是李言庆却知道,在这平静的背后,一场风暴,正在悄然的酝酿之中,
“朵朵。待风暴起时。就是咱们回家之日!” 除夕,交趾城中锣鼓喧天。
李言庆登高鸟瞰,怀中搂着朵朵,在她耳畔轻声道:“到那时候,这天底下再不会有人,能够威胁到咱们”。
第五卷终
第一章长安风云(一)
在过去的四年当中,发生了很多事情。可仔细再一想。这四年当中。似乎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武德四年,江南平靖。
后粱萧铣灭亡,萧隋朝廷远走南洋。
岭南冯盎宣布归附,房玄龄在洪州纳降”轰轰烈烈的隋末战乱,在短短四年的时间里,便烟消云散。各路诸侯死的死,降的降,李唐江山在一夜之间,变得如泰山稳固。
国内,荒弃的土地,重又开始耕作。
李渊借鉴了李言庆在蒙阳郡推行的租庸调税法之后,终于下定决心,着手在全国推行。
在历经两年的调整之后,李唐江山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而在国外,武德四年末,新罗联手百济。决意消灭已日暮西山的高句丽。高句丽在渊太衿和乙支文德的争斗中,早已不复当年的兴旺。历经了隋焰帝三征高句丽,虽使得隋室江山动荡,可高句丽本身,同样是元气大伤。无奈之下,渊太作向鞋鞠人请求援助。
不管怎么说,这高句丽人虽分离出去,却始终是鞋鞠人的一支。
鞋鞠人接到渊太种的求援后,立刻整备兵马,准备出兵援助。不成想杜如晦却在这时候突然发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