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页)
如何“穿墙”进来的?
才见到光亮,顿时又变作阴霾。
他只得又告别康潜,闷闷回到家。
等哥哥赵不尤回来后,忙道:“哥哥,绑匪给尹婶的三天期限明天就到了。绑匪那天说,若尹婶找回了香袋里的东西,就在水饮摊的伞杆上拴一条红绸。”
赵不尤想了想,道:“绑匪并不知道东西没能找回,可以诱他出来,只要捉住他,就好找回康潜妻儿。”
两人商议了一阵,觉着这事得请顾震派些人手帮忙。墨儿正要出门去求顾震,万福恰好来了,送来那个船工谷二十七身上搜出的药瓶和纱带。
赵不尤对万福道:“我们正在帮人查一件绑架案,事主受了威胁,担心自己家人性命,因此没敢报官。明天,那劫匪恐怕会现身,就在虹桥口,你能否找两个弓手,明日帮忙监看一下?只是这件案子暂时不能外泄。”
万福笑着道:“没问题,这个在下便做得了主。赵将军放心,明早我让两个亲信的弓手穿便服过去。”
墨儿忙赶去细细嘱咐了尹氏。
第七章 埋伏
盖得正则得所止,得所止则可以弘而至于大。——张载
第二天一早,墨儿和哥哥赵不尤一起来到虹桥口。
街上并没有几个人,饽哥却已经摆好了水饮摊,正在支伞,看到他们过来,按照昨晚商议的,装作没见。撑好了伞,取出一条红绸系到伞杆上,而后扛起身旁的饼笼,朝坐在摊子里边小凳上的尹氏说了声:“娘,都好了,我走了。”说完转身走了。
墨儿见他冷沉着脸,仍在负气。尹氏则呆坐在小凳上,连头都没点,一双盲眼望着天空,脸色发青,一双清瘦的手紧紧拧着衣角。
墨儿向两边寻看,西面河边柳树下有两个人,以前见过,是顾震手下弓手,都是常服打扮,朝他们微微点了点头。
墨儿从未做过这类事,有些紧张,赵不尤低声道:“有两位弓手在这里,你只去这十千脚店楼上看着就成了。绑匪可能知道你,尽量不要露面。”
墨儿点点头,忙转身走进十千脚店,赵不尤也随即上了虹桥,去老乐清茶坊寻访乐致和。
十千脚店虽是歇脚之店,却是这汴河两岸最大一家店。茶酒、饭食、住宿、囤货一应俱全。墨儿走进店里,店中大伯认得他,笑着迎了上来:“赵公子,快快请进!您一个人 ?”
墨儿装作没事,笑了笑:“姜哥,楼上可有空座?我想一个人安静坐一坐。”
“有有有!这时候还早呢,全空着。”
“先只要煎茶就成了,到午间再要饭。”
“好嘞!”
墨儿上了楼,楼上两间房,虽算不上多精雅,却也十分齐整。他走进向东那间,里面果然空着,东面窗户正对着尹氏的水饮摊,街不宽,看得清清楚楚。
墨儿搬了张椅子坐到窗角墙边,只露出一点头影儿,确信下面看不到时,才坐定。这时姜哥也端了茶上来,见他坐在那里,有些纳闷,但他是个识趣的人,并没有多问,将茶瓶、茶盏放到桌上,斟好一盏茶,笑着说:“赵公子请随意。”说着就下楼去了。
墨儿望着对面,尹氏平常是极坐得住的人,随时见她,都腰身挺直,十分端严。今天尹氏的头却不时转动,侧着耳朵在四处探听,看得出她十分紧张。刚才经过时不好问,但一看尹氏这样,便能知道,她的小儿子孙圆仍未回来。
墨儿不由得又愧疚起来,查了几天,几乎没找到任何线索。虽然哥哥赵不尤昨晚开导说,这绑匪太狡狯,又经过精心布置,这么两三天查不出来,也是自然。但对墨儿而言,这是他头次独自查案,也是第一次受尹婶和饽哥托付,更关系到康潜妻儿的安危,自己却毫无进展,实在是没用,他们托错了人。
√
 ̄炫〃√
 ̄书〃√
 ̄网〃√
 ̄小〃√
 ̄说〃√
 ̄下〃√
 ̄载〃√
 ̄网〃√
他心里沮丧至极。
只盼着今天那绑匪能现身,否则康潜妻儿和孙圆的性命越来越危险。
那个绑匪是个什么样的人 ?
据尹氏讲,那人声音很年轻,比饽哥和墨儿大不了几岁,说话很斯文,身上有男子熏衣的香味,还有墨味,恐怕是个读书人。而看他所设之计,也极精巧缜密,毫无痕迹,相当有见识和心机。
墨儿一边盯着水饮摊,一边在心里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