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4 页)
之立约的选民,因而对于所多玛的毁灭,可能不过是民族宗教的唯一神试图消灭异教徒的第一次尝试。因此,耶和华作为全能的神的这一举动,首先受到了被称为完全人的亚伯拉罕的置疑,也就不是偶然的了。
“耶和华说:'所多玛和蛾摩拉的罪恶甚重,声闻于我。我现在要下去,察看他们多行的,果然尽像那达到我耳中的声音一样么?若是不然,我也必知道。'”事实上,耶和华是在认定所多玛人的罪大恶极之后,才决定下去察看的,这或多或少已经带有某种偏见,因而也就难怪与之同行的亚伯拉罕,会自然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来,因为这样的举动毕竟与平时的教诲难以保持一致。
于是,亚伯拉罕走上前来问道:“无论善恶,你都要剿灭么?假若那城里有五十个义人,你还要剿灭那地方么?不为城里这五十个义人,饶恕其中的人么?将义人与恶人同杀,将义人与恶人一样看待,这断不是您所行的,审判全地的主,岂不行公义么?”面对着如此合情合理的置疑,耶和华不得不答应为了义人的缘故而饶恕恶人,因而亚伯拉罕以“我虽然是灰尘,还敢对主说话”的谦卑而勇敢的态度,在继续提问之中,将义人的数量一直减少到十个:“求主不要动怒,我再说这一次,假若在那里见有十个呢?”耶和华的回答是“为这十个的缘故,我也不毁灭那城。”
事实上,义人所代表的善,并非是由义人的多少来决定善的大小的,因而50个义人与10个义人,10个义人与1个义人,都具有同样的意义,也就是善的存在并不是以义人的多少来体现的。这样,当年大洪水爆发时的挪亚,与如今毁灭所多玛时的罗得,应该是等量齐观的义人,否则,罗得就不会幸免于难。不过,当年选中挪亚的是耶和华,而如今看好罗得的则是耶和华派出的天使,故而挪亚有方舟,而罗得只是被许可“带着你的妻子,和你在这里的两个女儿出去,免得你因这城里的罪恶,同被剿灭。”
其实,耶和华早已打定主意要毁灭罪大恶极的所多玛,即使他派出的两个天使能够找到10个像罗得这样的义人,所多玛也将难以逃脱被毁灭的厄命,更何况这两个天使刚刚在所多玛城门口遇见罗得,就停止了寻找。也许,应该责怪所多玛人是自作孽不可活,正是他们企图杀害天使的行为,导致了天使们无法继续寻找义人。不过,天使们既然能够运用神力来保护罗得与自己的安全,为什么不能够运用神力来寻找义人呢?只有一个可能的答案,那就是天使们是耶和华派到所多玛来察看居民们的罪恶是否属实的,并没有承担寻找义人的使命,而耶和华也没有将自己与亚伯拉罕的交谈结果,及时地通知天使,因而这两个天使与罗得在所多玛城门口的相遇纯属巧合。
太阳在天边冉冉升起,平原上一片宁静,所多玛城中的居民们正在安眠。毁灭的时刻终于到来:
当时耶和华将硫磺与火,从天上耶和华那里,降与所多玛和蛾摩拉,把那些城,和全平原,并城里所有的居民,连地上生长的,都毁灭了。罗得的妻子在后边回头一看,就变成了一根盐柱。亚伯拉罕清早起来,到了他从前站在耶和华面前的地方,向所多玛和蛾摩拉,与平原的全地观看,不料,那地方烟气上腾,如同烧窑一般。
在这里,从两个视角对城市与平原上突然腾空而起的漫天烈火进行了描述,一个视角是在整个广阔的城市与平原上空,进行鸟瞰时的瞬间全景画面:烈焰飞腾,火光冲天,大地在熊熊燃烧;一个视角是在远离城市与平原的地方,沿水平方向眺望时不断延伸的景象:浓烟滚滚,火光闪闪,大地上一片炽热。这场规模遍及如此广阔地区的漫天烈火,不仅以其巨大的高热能量在瞬间毁灭了整个地区,而且以其持续的高温热浪不断地强化其对于整个地区的毁灭,所有的一切都在高热能量之中化为灰烬,所有的一切都在高温热浪之中翻卷升腾……
这里有一个十分明显的问题,当耶和华以在空中投掷的方式引发漫天烈火的时候,难道他果真是在倾倒硫磺与火吗?即使这只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也未免太蹩足了,因为硫磺燃烧时释放出的能量与温度都不高。不过,要是换成另一种说法,或许会更为合情合理一些,这就是说,耶和华从空中往大地上发射有着硫磺一样的淡黄颜色,并且尾部喷火的类似火箭弹一样的东西,落到地面之后立即爆炸,从而迅速引发漫天烈火;随后,远远传来的爆炸声,惊醒了大清早仍在睡梦中的亚伯拉罕,他立即跑到户外,向传来爆炸声的方向眺望,结果发现包括所多玛在内的整个平原地区,已经变成一片火海!
显然,耶和华的空中发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