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页)
了,其实袁崇焕也看出了皇太极的意图,两次上书示警,崇祯皇帝都不予理睬,结果皇太极真的来了,而且还把蓟州镇给占了,崇祯皇帝竟然将袁崇焕给凌迟了!不得不说,这绝对有恼羞成怒的成分在里面。
朱慈炅自然不会做崇祯那种傻事,他再不待见袁崇焕也不会把他给杀了,而且现在辽东做主的是孙承宗,提出后金会偷袭京城的又是他崇正皇帝朱慈炅,这次皇太极想轻轻松松的拿下蓟州镇怕是不可能的了。
既然孙承宗判断正确,朱慈炅自然不会再嗦,他直截了当的请教道:”那太傅认为我们该怎么保住蓟州镇?“
孙承宗皱眉沉思了一会儿,摇头叹息道:”要力保蓟州镇就必须将辽东的主力全调到遵化附近,到时候皇太极如果直接攻打宁锦防线,我们怕是来不及回援了。“
朱慈炅闻言一拍额头,连忙将书桌上的一份测试报告交给孙承宗,尴尬道:”朕把这个忘了,太傅先看看再下定论吧。“
孙承宗疑惑的结果测试报告,匆匆的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他眼睛慢慢变大,最后连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他惊喜的问道:”皇上,真的有此神物吗?“
朱慈炅沾沾自喜的道:“王恭厂可不是白建的,现在正全力生产手雷和地雷呢。”
孙承宗又迫不及待的问道:“那一天能做多少?”
朱慈炅自豪的回答道:“手雷两千颗,地雷三百颗左右。”
孙承宗闻言对着地图计算起来:“一天两千颗,十天就是两万颗,现在蒙古草原牧草旺盛,正是修养生息的时候,皇太极不大可能兴兵,只有等到十月牧草枯萎,他才会进犯。从现在到十月还有一百余天,也就是说可以造出二十万颗手雷。遵化到京城沿线共有大小城池十六座,每座城池最少可以分发一万颗手雷,皇上,守得住,我们绝对守得住!”
朱慈炅听到这个答案长吁了一口气,诚恳的请教道:“请问太傅这兵马又如何调动呢?”
孙承宗早已成竹在胸,闻言毫不犹豫的对着地图指点道:
“令昌平总兵尤世威领兵三万驻守密云、怀柔、顺义,每城一万人马,各配手雷一万;
令宣府总兵侯世禄领兵三万驻守三河、平谷、通州,每城一万人马,各配手雷一万;
令大同总兵满桂领兵四万驻守蓟州、香河、玉田,其中蓟州两万人马配手雷两万,香河、玉田各一万人马,各配手雷一万;
令蓟州镇巡抚王元雅率蓟州五万兵马全部集结于遵化和三屯营,其中遵化三万人马配手雷三万,三屯营两万人马配手雷两万;
令山海关总兵赵率教领兵三万驻守永平、迁安、滦州,每城一万人马,各配手雷一万;
剩余手雷留守京城用,地雷则可令锦衣卫选五千精锐埋于后金军必经之路,京城有五军营和神机营精兵将近六万,根本就不用担心,只要各总兵注意守好自己的防区,后金肯定一座城池都拿不下来。“
朱慈炅对着地图分析了一下孙承宗的部署,感觉这样调兵遣将已经是最好的安排了,不由赞同道:”好,就依太傅所言。“
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坚壁清野
朱慈炅和孙承宗商议各地兵马调动的细节之后,立即下旨令各镇总兵开始准备兵马,一旦后金有集结的趋势,马上进入各自指定的城池据守。
就这他还不放心,又任命孙承宗为蓟辽督师,统管蓟州和辽东防务,并令他立即巡视京城到遵化一线的城防情况。
后金偷袭京城这事可不是闹着玩的,孙承宗自然知道利害,他接到任命之后马上带着一千锦衣卫亲军出发,从通州开始一路巡视,经三河,过蓟州,这日就要来到最后一站遵化。
遵化,位于京城以东偏北三百里处的燕山山脉中,扼守着关外蒙古喀喇沁部南下进入顺天府的唯一通道,是蓟州重镇,关防核心。
前面通州、三河和蓟州的城防都差强人意,除了守城士兵明显有点缺乏训练以外,其他都还说的过去。孙承宗倒不怎么担心,反正后面要调各镇精锐来主持城防,原来的城防士兵只是打下手的,差点也没多大关系。
遵化就不一样了,这儿可是蓟州的关防核心,蓟州镇的大半兵马都集结于此,在孙承宗的计划之中这里是要靠蓟州镇本部兵马防守的,他这次巡视的重点正是遵化。
从蓟州出发,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打马疾行了大半日,遵化终于在望,远远看去不愧为一座雄城,城墙高耸,箭楼林立,气象森然。但,随着距离的拉近,孙承宗越感觉不对劲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