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部分(第2/4 页)
等着百姓们来兑换银子。”朱由校无所谓的说道。本来准备的就是一千万两,现在有了这四百万两的存钱,那本钱更厚了,所以朱由校更加的自信。(未完待续。。)
第463章明金接招
“一千万两银子?!”孙承宗吓了一跳,他是管兵的,当然知道养兵养马等价钱。也知道皇上很有钱,这又搞实业又抄家的,忙碌的不行,但皇上到底有多少钱,他根本不知道,废除了辽饷,辽兵们也投降了,这一下倒没有什么进出了。代全国百姓交农税认捐,这是个定数,一年四百多万两银子;让全国的官府都去修路,自己给钱补上,这个估计是笔大钱,但多到多少,还真不好说;榆林一下子就认捐了一百五十万两、、、、、、现在一下子又拿出了一千万两,这皇上的钱也真是太多了。别看这一斤万两银子说的好听,但要是堆在自己的面前,那可是实打实的一座银山。一斤银子十六两,这一千万两银子可就是、、、、、、孙承宗一时没换算过来。
“对,的确是一千万两,和铜白大钱一样,只要钱是有价值是,是随时随地可用可换的,这就有了信用,老百姓就可以慢慢的认可它,进而放心大胆的用,市面上就正常的流通,尔后每年又因有了银子收入,转而再充当准备金,更可以再发行货币,如此大明必将步入良性的货币循环之中,而不会再走‘宝钞’那无人认可废纸一张的路子,重树大明朝廷在民众中的威信。”古代谁不知道造钱是来钱最快的生财之道?但切实的实行下去的,少之又少,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钱字,到了东汉比较成功的五铢钱。被王莽废除了,西汉又行王铢,然后唐代的开元通宝等等,老百姓大多重视的都是铜钱本身的价值,而不讲究本身的信用。到了唐代的飞钱、宋代的交子以及明代最为彻底的大明宝钞,这才有了信用之说,但作为官方发行的这些‘软票子’,均没有合适的官方信用,即货币准备金。如今朱由校当然把这个准备金给拿了出来,以一比一的比例进行‘内部’发行。首先在十八家钱庄里面露露脸。然后再行放大到民间,如此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从一开始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随着信用的增加。当然就可以‘指鹿为马’了。
“皇上圣明!”孙承宗当然知道铸币的利润。相当于皇上做生意是一样的。因为皇上早早的就把铸币权收回了,只有他自己能造,所以这份生意就为了皇上独占鳌头的了。而皇上一下子拿出了千万两本钱,这生意到底能做到多大,实在是他不敢想的了。
朱由校笑了笑,传旨给大明皇家银行,如期的制造、发行硬币。
十月三日,因为这几日的秋雨下起来是没完没了,朱由校的车队在驶离了京畿地区的水泥路之后,那泥泞的道路是越行越难。把车上的朱由校是心急如焚。而且雨天对于火枪那是一个致命伤,所以一再强调让净军们注意防潮防湿。还好,净军们全部都是在
好在这断时间喜峰口算是消停了,而别的关口上自平谷下至燕河营,均不断的传来敌踪敌影,甚至是攻击,但都是癣疥之痛无甚危害。
最终开进了喜峰口。在朱由校的前世,喜峰口的名字除了出现在满清入关之外,当然也是做为抗日的圣地做为宣传的。但再往后,喜峰口就变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水下长城。
如今的一道关和二道关之间,已经有了一道深不足丈宽却丈余的壕沟,如天堑一般,横在了两军中间。堑壕裂着个大嘴,好象叙说着战争,又好象倡导着和平一般。
这种宽度的堑壕对于军队来说其实根本不算什么,几千个军士一人一个背包,路很快就平了,和攻城时填护城河是一个意思。对付的方法也有很多,张高全也早已请示了皇上,只是朱由校想会会建奴,没有让其动手而已。
如今在二道墙的城墙之上,朱由校和孙承宗站在了那里,看着两墙中间的堑壕。
“皇上,如此距离,净军可一鼓而下,”孙承宗相当自信的说,不仅孙承宗有此自信,就连张高全等也是相当有自信的。只是皇上没点头而已。
“孙老师此言朕也知道,凭着阻击弩的射程,以及净军火枪的杀伤力,甚至是神弩,一战就能把建奴赶出喜峰口,这点朕并不奇怪。只是已经有了河套众捷以及建奴的右屯大捷和盖州大捷,建奴不会想不到我军战斗力的,但如今他们却在这里死等,这点倒是让朕相当奇怪,是为了吸引朕前来了来个调虎离山之计,还是有自信可以将朕一举擒下,还是单纯的想会会朕,还是其它的?阎鸣泰,你在这里熟悉敌情,你来说说。”朱由校似与孙承宗商量,又似自言自语的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