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部分(第3/4 页)
第451章建奴异动
“孙老师,朕想,保留军户以后募兵的义务,就是兵仍然从他们家里的壮丁出,但再次募兵的时候,却不是大明来抢着要他们,而是让他们积极的报名,择优录取。正如现在一样,大家都争着抢着来要这个名额。”
募兵和如此‘世袭’的兵可不是一回事,而是要经过层层考核的,和朱由校现在的以跑步来做出一个主要的考核项目一样,而不是单纯的要个人数。
“皇上,现在皇上征兵如此顺利,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兵,只不过是想从朝廷这边跳槽到皇上那边而已,积极性可然不同。但若是下一步再从军户那里让其参加,倒不一定会如此的积极,相反,会有许多人想法设法的逃避。”孙承宗对于皇上如此的理想境界真是不敢苟同,现在朝廷这边的兵待遇不好,战斗力又差,更不可能有什么战功、赏银可拿,碰到了皇上给机会挑人,因为皇上的亲军待遇好、战斗力强悍、战功轻易能拿到、伤亡率还低等,这样的好事,简直就是边兵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事,所以才一窝蜂的跑来起哄。若是其它的时间,让人当兵,那就另当别论了。
“孙老师的意思朕明白,若一直都是朕来招兵,朕的军队一直也是如此的优势呢?”
“回皇上,老臣想若仍是皇上招亲军或者亲军的预备役,那当然仍会如此。”听了这话孙承宗无话可说了,朝廷的兵和皇上的兵区别太大了。粮饷足、吃的好、有赏银、不打骂士兵、不占役、死伤少等等优点,虽然训练的苦了一些,但训练却是战场之上保住性命、打胜敌人的不二法门。所以,只要皇上保持着这种强势,那肯定会有军户甚至是民户来争着参军的。
“那就好。如今,军户们太多的人已经生计困难,没有了田地或者是所有的田地产出就不能维持其养家糊口之用。所以朕欲以大同为试点,迁一些这样的军户到归化城,那里有良田无数。把他们如天门城的宗室一样安置,但土地是租种朕的。并不属于他们。这样也就无从兼并。因为他们需要给朕募兵义务,所以朕特许他们免除租金。如此他们的生计首先是没有问题了,而军户的性质并没有改变,只不过变成了只有有本事的人才能入选当兵而已。孙老师以为呢?”这是朱由校想出来的办法。但这个办法却并不怎么高明。看着是一石双鸟。其实也只是权宜之计而已。
“皇上肯拿出自己的土地,来给军户租种,而不收费用。足见皇上仁慈。的确是解决了军户生计和募兵的问题,但却有一点,皇上所说的募兵,是指亲军或者亲军之下的大同精忠队吧?”孙承宗很快就点出了一个问题所在,和刚才所说的一样,这个兵是跟着你皇上的吧?
“孙老师认为这有什么区别吗?”朱由校一愣,这点小心眼立刻被老狐狸看出来了。九边的部队已经有二边掌握在手里了,一只辽东边兵,已经投了建奴一大部分,剩下的就是天应军,一只是宣大边军,最精锐的二万六千名已经被挖到了大同精忠队。这些都是兵部的兵,但就这样被皇上给挖走了,虽然做的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不留什么多大的痕迹,看似非刻意所为。但在精英辈出的大明,有心人还是不少的,这不孙承宗就提了出来。
“回皇上,区别不大,只要是为大明效力无论是皇上的兵,还是朝廷的兵,都是一样的。所以臣倒是赞同皇上的策略。”孙承宗这吃了又吐的毛病又发作了,算是给皇上提了个醒,如此明目张胆的谋夺朝廷马兵,并不是没人看不出来。但如此口口声声不用朝廷的一兵一卒,到了最后,却不断的把大明最精锐的部队划到了自己的亲军部队,甚至是亲军的预备役,做的的确是有些不厚道。
但想想也不对,如今不是朝廷养兵,而是连朝廷都是皇上养着的。朝廷的兵也就是皇上的兵,但皇上的兵却不再是朝廷的兵了。
“如此,那就请孙老师吩咐下去,立即统计一下大同边军实际的土地,不足以养家的,以自愿原则,迁到归化城去,由宣大总督负责此次移民,所需物资找皇商支取。”。
“老臣尊旨。”说完了孙承宗去找张朴传旨去了。
“报,京城锦衣卫光报。”这时正好有人来报。
“念!”
“启奏皇上:九月二十二日,傍晚之时,前门,有人混在百姓中间,向阿敏和李永芳,射暗器,并伤及阿敏。暗器之上还有毒药,已经危在旦夕,太医院正极力抢救。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奏。”
“这京城里还有建奴佃作?”一听有人想帮着这两个人解脱,而不是相救,立刻就知道是建奴所为了。把大清的二贝勒给种在京城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