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切手续。
医院护士通知他:广平马上就要生产了。这时,鲁迅预备好了小床、浴盆、热水。除了回家吃饭,他没有片刻离开过许广平。
26日一整夜,他扶着许广平那过度疲劳支持不住面还要支持起来的双腿,不时让一条腿放下,另一条腿起来,变换着姿势;不时地还和许广平谈论着怎样做父亲,怎样做母亲。医院负责看护的女护士,因困得厉害,便在许广平身边睡着了。许广平不喊她,鲁迅也不喊她。
9月27日大清早,经过二十七八个小时的阵痛,狼狈不堪的许广平,觉得情况似乎有些严重。姑娘时的羞涩,一扫而光。她有些紧张地要求医生:不要离开她,一分钟也不要离开她!医生带着轻松而又爽快的口气安慰她说:“不要紧,拿出来就好了。”
这是一次难产。
钳子似的医生的手,把小孩的头拔出来,如同在他母亲的怀抱中拔去一棵大树。终于,赤红赤红的小身体出来了,呱呱的哭声向这人间报了到。
随后,49岁的鲁迅先生阔步走到许广平跟前,带着欣慰的口吻说:“啊!是男的,怪不得这样可恶!”
下一代的事,应该从这一代做起
——林巧稚
经常抚摸胎体也是胎教的一种方法。胎儿的皮肤具有感觉功能,经常抚摸能使胎儿把触觉传递给大脑,反复刺激可加强感受器与大脑的联系,从而产生牢固的记忆,促进胎儿的智力发育。方法是让孕妇平卧,每天5…10分钟,用双手轻拍、轻按胎体。
——佚名
启蒙·幼育
婴儿呱呱落地,意味着人生的开始。
刚刚落地的婴儿,人们很难断定他是天才还是庸人。只要他不携带着祖辈的“病因”,只要他不是先天呆傻,发育正常,经过悉心的后天教育,都可成才。
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成才的关键在于抓好孩子的早期教育。早期教育是人生的基石。人脑紧张工作开始越早,用脑持续时间越长,脑细胞的老化发展越慢。
特异儿童怎么变成了平常人——王安石论天赋和学习的关系
王安石(1021…1086)是北宋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23岁时,他写了一篇文章叫《伤仲永》,文章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金溪县有个孩子叫方仲永,家里祖祖辈辈以耕田为生。仲永长到5岁时,忽然有一天哭闹着要笔墨纸砚,父亲感到惊奇,就向邻居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提笔写了四句诗,并署上自己的名字,那四句诗是以奉养父母、团结族人为内容的。此诗传给全乡秀才们观看,都说好诗。自此以后,人们出题目叫他做诗,他马上就能写出来,诗的文采和情理都有值得一看的地方。县里的人也感到惊奇,有人宴请他的父亲,也有人出钱叫仲永做诗。仲永的父亲感到这里边有利可图,便每天领着儿子到处拜见县里的人,却不让儿子再去学习。
王安石听说这事已经很久了。明道年间,他跟随父亲回家,在舅舅家里见到了方仲永。那时方仲永已是十二三岁的人了,叫他做的诗,已同王安石以前所听到的不相称了。又过了7年,王安石从扬州回家,再到舅舅家里,问起仲永的情况,得到的回答是:“他的才能已经没有了,跟普通人完全一样了。”王安石说:“仲永的聪慧是天赋的,他的这种天赋,远远超过了一般有才能的人。但是结果他却成了一个平常人,那是由于他放弃了后天教育的缘故。仲永的天赋是这样的优越尚且会成为一个平平常常的人,那么,现今那些天赋并不聪明、本来就是平常的人,如果不接受后天教育,岂不更落后于平常人了吗?”
王安石最后说:“天赋的聪慧是有的,但天赋的聪慧并不等于才能。事物是在发展变化的,有天赋的人放弃学习和后天教育,则天赋消失。无天赋的人,只要孩时努力刻苦攻读,注重后天教育,照样可以成才。”
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才。
——陶行知
天分高的人如果懒惰成性,亦即不自努力以发展他的才能,则其成就也不会很大,有时反会不如天分比他低些的人。
——茅盾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梁启超
聪明人更加需要受教育,因为一个活泼的心理如果不去忙着有用的事情,它便会去忙着无用的、稀奇的。有害的事情。
——夸美纽斯
“10岁神童,15岁才子,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