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页)
足轻重的小角色,并没有为难我,反而放我回齐王府。
可我并不觉得庆幸,反而彷徨无措。
而因为经历过那种蚀骨的悲伤,我渐渐学会做白日梦,盼望有朝一日,李翎如他所言,会东山再起,会重回上京,会告诉我,我依旧是他最重要的人。
无数个梦,无数次清醒。直到顾长东突然带我去李贞埋骨之地,在荒郊野外,再次见到李谦。
他已从人口中获知,我叫玉珠。
我还记得当时他的眼神,犹如看见猎物的鹰隼般凌厉地算计着。
那时候,我忽然间发现,我曾经的仇恨和愤怒早已日渐消磨,变成了不可泯灭的恐惧,第一次产生了要逃离的念头。
然而可惜,我晚了一步。
似乎,我此一生,永远都晚一步。
我被押解到曾经关押过我的地牢,墙壁之上虽然每隔丈许都挂一盏油灯,然而过道仍旧昏暗不堪,囚犯的痛苦嘶鸣不时传来。
虽然听过许多次,还是叫我觉得心惊。
走道的尽头,摆着一张漆黑的柳木桌,桌边坐着一个人,身后站两个随从。虽然他面目隐匿在昏暗灯火中,然而我还是一眼就看出他是李谦。
走到他一丈外处,押解我的侍卫踢我膝盖,要我跪伏,李谦却摆手示意不必、
我这才看清李谦穿着一身宝蓝色的常服,没有束冠,腰间挂一个白玉佩。
随常打扮,神情也十分温和。
他手中反复把玩着侍卫从我身上搜走的玉牌,看见我,又忍不住仔仔细细的打量一番,良久方道:“朕只听过朝为青丝暮成雪,却不知原来面目长相也能如此。”
语气随和,如同与旧友谈天,不复之前的不屑。
然而即便如此,我也已经无法再把如今的李谦,和从前那个我一手抚养成人的孩子对等起来。
见我不说话,李谦微微一笑,道:“朕只是想问你几句话,问完便不会再为难你,昨日顾长东与淑妃在,所以只要把你请来这里。只要你好好回答朕几个问题,便可以免此牢狱之苦。”
我闻言冷笑,李谦以为他这样恩威并施能叫我屈服。
他问我,为什么相貌剧变。
我把对顾长东所说的话再重复一遍,李谦不置可否。沉默良久,李谦将玉佩递还给我,问:“你做的那些事,都是齐王指使你做的么?”
我知道李谦指的是我派秀娥下毒那件事。
我不想承认,却更不想推在李翎身上,只有硬着头皮道:“不是,是我自己做的,只不过可惜,连累了齐王。”
李谦微微摇了摇头,似乎话里有话道:“你大可不必内疚,觉得自己连累他。”
说完,他又问:“不过我也好奇,你因何能恨朕到这种地步。竟舍得自毁容貌,只身上京。连性命安危也不顾,要下毒害朕。”
李谦看着我,那目光与其说是探究,不如说是审视。
我冷冷道:“个中原因,陛下想必比我更明白。”
李谦摇头道:“朕不明白。朕总记得,你是个天真任性的女孩子,怎么会变得这么尖刻阴险?”
尖刻阴险这个词李谦也敢用在我身上,我不觉冷笑道:“我的确曾十分天真过,当年表姑娘说,你是他亲弟弟,绝不会害她,这话我曾深信不疑。可后来我所见,却并非如此。”
李谦闻言一笑,问:“是么,你所见是什么?”
我冷笑,李谦这副镇定的样子,无非是料定当初玉珠遍寻不着,一定不在京中,所见所闻皆是道听途说,他尚有一辩的余地。
不过可惜,我并不是玉珠,当初种种亲身经历,不可磨灭。我毫不留情的拆穿道:“我本想在京隐姓埋名安度余生,其后表姑娘举事,我决意追随,那段时日,我一直相伴表姑娘左右,从你暗通周浅,到罔顾仁义残杀亲姊,中间种种,我都一清二楚。
你不必在我面前惺惺作态,我杀不了你,不能替表姑娘报仇,是我没本事。表姑娘生前曾说,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你与我实在没有任何分别,不过是你命硬过表姑娘而已,用不着太得意。”
一口气说完这些话,我胸口剧烈起伏,仿佛多年积攒下来的那一腔愤怒始终无法释怀。
成王败寇,无非是我没有争赢李谦而已,是生是杀我愿赌服输。然而除了这条命之外,就算我再如何惧怕或悔恨,也绝不甘心在李谦面前服软。
李谦听我所言,果然恼羞成怒。然而他究竟不像我,一旦动怒便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