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页)
温饱很重要,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想当初你概括的是何等的经典,迄今,让我记忆犹新久久难以忘怀。
阿黄回忆道,我常常回味,这世界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动物界,一天到晚贪早抹黑地忙碌奔波,如果只是为了自身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保障也就罢了。关键很多人的存在目标只是为了占有财富,还期望多多益善。其实《红楼梦》的好了歌唱得精辟,世人多说神仙好,惟有金银忘不了,平时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这人包括整个动物界消费主要为了生存,生存并不只是为了消费,更不是让物质成为抑制自己身心的沉重包袱。
阿黄感叹道,其实,还是你有远见,任何包括人在内的动物,谁能够自由支配自己,不仅是成功的生活目标,甚至还是某种很高的人生境界。要不,五柳先生陶公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断不会流传至今。
阿黄有点滔滔不绝得意忘形起来,我虽然现在还没能完全够着陶老先生的境界,努力的方向不曾有变,大体上这个人生活规划,也不能算作是缺胳膊少腿吧。
阿黄这边说的起劲,末了转头询问大灰猫,也不知什么地方得罪,反正大灰猫早已不辞而别。
这就挫伤了阿黄的自尊心。有什么不同意见,可以讨论,争吵也行,总不能不打个招呼就不辞而别。这已经不是什么观点之争了,涉及尊严。
一来二去,阿黄和大灰猫之间就有了点成见。
那天是张家孙儿的结婚庆典。赵氏“清音班”全体吹打捧场,阿木林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彩盆。阿黄也尾随阿木林身后,两只耳朵还特别被谁装饰了彩带,在队伍中穿来穿去神气活现。
迎亲队伍抵达张家,清音班一伙依次排列在客堂两侧,阿黄则中规中矩地蹲坐在一边。
就在男女双方交换戒子那刻,张家大灰猫也探头探脑地来到仪式现场看热闹。
阿黄看见大灰猫,就瞪了一眼,甚至做出威猛的攻击状。
大灰猫毕竟有点心虚吃慌,想躲闪离开。也是慌不择路过于匆忙,居然一
头撞到了新娘的脚下。
本来,这也算不得什么大误会。关键是新娘头回担当,心里本来紧张。加上这突如其来意外撞击,一声尖叫,新娘触电般地弹跳起来扑向新郎。
毫无防范的新郎手上拿着一枚钻戒,正准备给新娘戴上,受到新娘一击,戒子就此飞出手中。
那枚钻戒在空中翻飞,迎着阳光在人们的眼前划出一道美丽弧线,然后跌落在门外的石阶上,又叮叮铛铛一路跳跃,直到河边的石梆岸才有所停歇。
当时,阿木林有点挽救戒子于危难的意思,不顾一切地冲上前去。问题出现了,随着阿木林先行赶到的声势,戒子在石绑岸的沿口摇摇晃晃了几个来回,一个翻身,扑通一声,终于跌进了碧波荡漾的河水里。
那钻戒激起的水纹,依然是非同寻常的美丽、闪亮。
一时,张家派出很多人现场打捞,就是没有任何结果。由于钻戒的原因,张家孙子的婚典甚至也没能继续进行。
张家老先生的意思是,戒子系张家世代祖传,没有婚戒的大典毕竟有所缺憾,少了其中至为关键的一环。惟有倾力找到这枚涉及张家前途及其子孙后代命运的珍贵戒子,整个婚礼的链条方能有机衔接。
至于阿黄随着阿木林和大佬倌钓鱼,居然从一条不起眼的小鱼儿身上,意外发现了张家丢失的那枚珍贵的戒子,无偿奉还张家,使其婚礼得以延续,那是后话了。
但是,无论如何这阿黄与张家大灰猫之间的梁子算是从此结下了。
第十一章 凡人三姑娘 两个三姑娘(60)
三姑娘姓何名青青。三姑娘,只是何氏大家庭姊妹兄弟间的顺位排序。
至少有好几百年了,在浦东地面上,一直广泛流传着不同版本的关于三姑娘的动人传说,传说中的三姑娘被人们奉若神明。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之前,每年元宵包括之后正月的若干天内,“扛三姑娘”的民风习俗一直在浦东的绝大多数地方流行。
据说神仙三姑娘法力无边,常常可以轻而易举地洞穿人们的未来运程,特别是任何人事关自身未来一年之内的祸福得失,基本是三个指头拿田螺:稳、准、狠。
也有人说,神仙三姑娘自己也历经了大起大落的人生婚姻过程。所以,重要的咨询范围之一就是预测年青人的婚姻方向。只要咨询者心诚,极有可能将任何未婚者的个人婚姻大事信息弄个*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