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3/4 页)
习三年才算入门。五年勉强算是小成,十年才敢说完全掌握了这门技术。但是其中的辛酸苦累,真的可以用血泪交织来形容。现代人生活比较富足,谋生的行业也更多样化,自然少人愿意吃这份苦头。
“罗大师,我觉得你也不用太担心这问题。”
方元却有不同的意见:“我觉得传统手艺不会没落,更加不会失传。就像你说的,喜欢木雕作品的人数不胜数,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市场。只要有市场,有需求,自然有人愿意去做,去学,怎么可能消亡得了?”
“没错。”包龙图深以为然:“市场经济决定一切,发现木雕作品商机无限,恐怕不用罗大师你教,都有人自己摸索学习了。开始的时候,或许有些粗制滥造,但是发现精品更值钱,他肯定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这是一个循环,经济规律的循环。”
“你们说的,好像也有些道理。”罗秋沉吟起来,若有所思点头。当下也没继续说下去,而是引着众人把树根搬到他的工作室中。
罗秋的工作室十分宽敞,一个窗明几净的大厅,只有几只椅子和一张桌子,以及一个架子,其余也没有什么杂物。不过在架子之上,却是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工具,有斧子,有锤子,有锯子,最多的还是大小不一的刀具。
不用多说,这些工具就是罗秋工作时候使用的家什了。俗话说人巧莫如家什妙,三分手艺七分家什。看一个人的手艺怎么样,只须观察一下他的工具便能有个大概了解,而从工具的保养情况,也能看出这人的素质高低。
此时,方元打量各式工具,眼中充满了欣赏之意。这些工具的刀尖刃口,无一不是铮明瓦亮,在灯光下闪烁寒光,锋芒毕露。而且从工具的把柄情况来看,肯定是被人经常使用,都已经磨出了厚厚的包浆,透出光润细腻之色。
总而言之,无论是工作室干净整洁,还是工具摆放整齐的状况,都有些出乎方元的意料,毕竟在他的想象之中,雕刻师工作的地方,应该是比较杂乱才对。
“丸子,快来看。”
就在这时,包龙图急忙的招呼,语气充满了惊叹之色。
“看什么?”
方元走了过去,听见包龙图站在桌子旁边,正在观赏什么东西。他走近一看,发现桌子上正铺着一幅画卷,一幅素描图。
“咦!”
乍看之下,方元也愣了一愣,只见图画描绘的应该是传说中的神仙人物,而且是十分典型的中国古典神仙,身材修长俊朗,清逸长须飘然,宽袍长袖如云,线条十分流畅明快,不带丝毫烟火气息。这是魏晋隋唐年间,最标准的神仙图像画法。
“有点儿吴道子白描的韵味。”包龙图打量了片刻,忍不住赞叹起来:“罗大师,这是你雕刻的设计图?”
“小兄弟好眼力。”
与此同时,罗秋大生知己之感,然后笑道:“前段时间我去了一趟徐悲鸿纪念馆,有幸参观了其中的镇馆之宝,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当时我看到吴带当风,飘逸欲仙的美妙场景,立时萌生一个想法,就是以神仙为题材,创作一些作品。”
“创作出来了吗?”包龙图期盼追问起来。
“还在创作中。”罗秋轻笑摇头,微微叹道:“回来之后,我查了一些资料,发现以神仙为题材的作品太多了,想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多少有些难度。”
作为一个木雕大师,很容易为名所累,就怕创作出来的作品,被人评价不高,归于凡俗一流,有损声誉。所以说,创新是他们永恒的追求,这是压力,也是动力,想不断得到好评,那只有不断的求新求变,才能超越突破自己的局限,更上一层楼。
“罗大师谦虚了。”包龙图钦佩道:“从这个设计图来看,就知道大师你要创作的作品绝对不凡。”
这倒不是胡乱拍马屁,要知道桌上的画稿十分精妙,一笔一画清晰明了,非常讲究细节,可见是罗秋用心描绘的结果。一个范本而已,都那么上心,那么等到真正雕刻的时候,其中的重视程度也可想而知了。
适时,包龙图颇为好奇:“对了,图上画的是哪路神仙?”
“小兄弟觉得画的是什么?”罗秋笑问起来,卖了个小关子。
“一二三四……七*!”包龙图数了一下,顿时沉思道:“九个神仙?丸子,中国有九个一起排列的神仙吗?”
“这个……”方元皱眉道:“我就知道福禄寿三仙,以及八仙。对了,难道是三清六御?”
“那个不是三清四御吗,怎么又改成六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