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2/4 页)
“您知道了……”
()免费电子书下载
玉旨一郎点点头说:“我本来是受一位朋友的委托来设法营救您出去的,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您已经自己营救了自己。我现在准备去告诉您那位朋友:作家塞上萧先生原来是一位很有办法的人。”
塞上萧没有血色的脸完全涨红起来,他猛仰起头来,瞪大了像要冒火的眼睛,非常激动地说:“您说的朋友是谁我能猜出来,我感谢他,也感谢您,虽然您的语言里充满了讽刺和嘲弄的意味,我也毫不怪您。如果这是今天以前,有谁敢对我说一句这样的话,我将和他势不两立。但是今天……我已经尝遍了人世间的苦刑和凌辱。我不但肉体上伤痕累累,精神上更受到致命的打击。我由于一念之差写下了您方才提到的那个所谓诺言……现在我请您回去转告那位朋友,我这就去发表声明,收回它,一定收回它!”
随着塞上萧感情的激昂,玉旨一郎脸上那嘲讽的冷笑收回去了。他摇摇头说:“您不用去了。您写的那个东西已经送走了。”
塞上萧紧张地忙问:“送哪去了?”
“送到……”玉旨一郎迟疑了一下说,“哈尔滨市的最高当局那里,您的命运今后恐怕要掌握在……”
这时,从警察厅大楼的东北方向,南岗下坎的地方突然传来一排枪响和一片哭喊声,哭喊声中还夹杂着机器轰鸣,人喊马叫声。这片混杂的声音越来越大,那声势像有千万人在同时嚎叫、呐喊和呼救,其声凄厉,其情紧迫,听了叫人毛骨悚然,惊骇不已。
街上有人往那个方向跑,也有人从那个方向往这边奔……警察厅楼西侧的铁大门打开了,从里面开出两台鸣叫着警笛的大卡车,车上装满了全副武装的警察和警犬,警犬的两条前腿都搭在车厢板上,脑袋向外探着,张着嘴,伸着舌头呲着牙,像要随时扑下车来咬人……
玉旨一郎紧皱着双眉,手往枪响的方向一指,对塞上萧说:“我才从那边来,我希望您也能去看一看,看看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您看完了,就知道应该写什么,不应该写什么了,”说完,他点点头,转身向响枪的相反方向走去。那边是火车站,玉旨一郎想从那边回道里一中找王一民。
玉旨一郎一边走着一边想着塞上萧,他眼前又出现了塞上萧那两只像要冒火的眼睛,那涨红的双颊,颤抖的嘴唇,耳边也响起他那激动的声音:“……今天这一天,我已经尝遍了人世间的苦刑和凌辱……我由于一念之差写下了……”玉旨一郎想到这里,不由得又回头向警察厅大楼前边望去。他发现塞上萧还站在原来的地方,向响枪的方向呆呆地望着。这时玉旨一郎已经走到快要拐弯的地方,再往前走就看不见他了。于是便停下脚步,倚身在街树上,向塞上萧望着。他发现他往响枪的方向走了。哎呀!他走得那样艰难,一瘸一拐地向前移动着,有两次像要跌倒,他扶着墙,向前走着……
67
响枪的南岗下坎就是谢万春和谢大嫂居住的地方。自一九三二年松花江发大水以后,谢万春和无数难民都在这里盖了难民房。这里不但地势平坦,背后还有一道高高的土崖,像一堵天然的挡风墙一样,使这块地方有了可靠的屏障。更可贵的是这里正处在道里、道外、南岗三个重要区域的交界处,离火车站也特别近,简直是个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这一点最受难民们欢迎,因为他们里边没有固定职业的卖小工的、打零杂的和小商小贩特别多,他们的特点就是要在哈尔滨各处游动,哪里赚钱就到哪里去,因此便都看中了这块宝地。第一座小房一起来,紧接着就起来一大片,那快速的程度真像雨后的春笋,伏天的蘑菇一样,转眼之间就把那片地方挤得满满登登。站在土崖顶上的马路边上往下一看,真是密集的程度像蜂房,狭窄的程度像鸽笼,而杂乱和贫困的程度大概可以和世界上所有的贫民窟相比较。那用各色各样破烂材料做成的房顶,那压满房顶上的各种形状的砖头瓦块,那堆满各个角落的破瓶烂罐,那扭歪变形的小院和门窗,那扯满小院的五颜六色的破布和麻袋片,那每个小院后面的茅厕和尿池,那满天飞舞追逐着的绿头苍蝇,再加上那些破衣烂衫,衣不遮体的男女老少,构成了一幅人间地狱的悲惨生活画图,而这画图恰恰镶嵌在号称国际城市的哈尔滨市市中心里,就更显得特异和突出。尤其当日本侵略者决定要把哈尔滨变成王道乐土的“橱窗”,假繁荣的标本,给外国人看的样子以后,就更嫌这块地方有碍观瞻,不堪人目。于是就想方设法要把这成千上万的难民赶走。难民们在以谢万春为首的几名共产党员的带领下,形成了一股抵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