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2/4 页)
身的情况,能教的就教了。但人品对的,怕也不会什么都想学吧?”
说到这,突然才想到,自己好像又有些太理想化了。而且这里是古代呢,把方子满世界的送人,这也太,太。。。。。
“唉。”叹了口气,沉默着细想了一下,才是道:“咱们也学那些铺子一样,也招收学徒吧。什么样的人品合适,见了人后咱们斟酌着来就行。而且也得像别家一样,签下定了年限的学徒文书。而且咱们又与别人不一样,只要是到了年限后,咱们一定让那小学徒学会了当门手上的活计。然后随便这学徒选择,想学那就再签契学别门手艺,如果想留下做活计,那咱们也欢迎,就是要离开,那也不是咱们管的事了。”
这样,应该是合适了的吧。在这年代,应是也不会惹人太多眼球和关注了。
等说完时,才看到屋内的六个大人也专注的听着。想到自己早前那莽撞的决定,脸不禁有些红了起来。
“行。”爷爷点头道:“就照着芽儿的说法来就成。”
大伯却是一脸取笑的道:“只是那当小学徒签的契纸,芽儿你见过没有呢?”
小学徒的契约?
看着大伯,我摇了摇头。
我当然是没见过,但却是了解有那东西才对。
“呵呵。”大伯轻笑道,但脸上却隐隐有几份苦涩,却还是笑着道:“当学徒可不是什么好活计,那算是铺子或是作坊子里的长工了,有的还是要收取一定的拜师费的,但有的是还能领上很少的月钱。而且一般都是三到五年,签下的那契纸,也算是签了几年的卖身契了。而且因是关系天手艺的事,所以契纸上都写得很苛刻。可以说,在那些年里,就算是被打骂或是打死,都是看个人的造化了。”
大伯说这些,我是听闻过的。铺子或是作坊里,有些不良的主家为了得利,就广招学徒干杂活苦活,却不教授什么东西。又为了不泄密,通常都把契约签得很是无良。遇到那想要多偷点手艺的小学徒,直接就打死,最后因有契约在手,连买命钱都不用赔偿。
而那算是心好的主家,也基本签着这差不多一样的契约。但却是都会让小学徒在几年里,学上一些皮毛的东西,有那可造之材,还会给学上更多的手艺。只是那不传之秘,却也是保藏得周全,遇上那想偷了秘方的,多也是手下不会留情了。不是赶走、送官,就是打死。但事后,多是会给那死掉的小学徒家里赔上一点银钱。
经大伯这提醒,我也想起了这事来。此时,更是认清了这社会现状的残酷。
“唉。”忍不住轻叹了一声。
“咱们家应该怎么签都签吧,也别签久了,有个两三年足够,那学费就也不收了,学别人家里一样,管吃管住,一月也给发上几百文的月钱,先从杂活做起,就当咱们请了个两三年的长工吧。”
我说完,又补充着道:“真有那诚心学的学徒来时,签了契约,咱们把话给他说清楚了,只要守规矩,时限一到,当门手艺自然都能学成。至于像那余大土司这种咱们惹不起的,直接让他安排上信得过的人手来学,咱们尽着短时间教会了赶紧送走就是。”
心里虽是感慨,但入乡随俗的道理,我这活在这年代的家伙还是得遵守。
一时间,一家人也没再到作坊去的兴趣了,直接就在客厅里商议起细节来,奶奶则说不舒服进了屋里歇着,老娘跟着大伯娘去张罗起了晚饭。
吃晚饭前,这教授手艺和招学徒的事情,也都是被我们一家从未雨绸缪的商定了下来。
反正咱们都不主动,愿意来的,惹不起的就短期交会了送走,而那诚心求上门来学的,不管是商家还是平民,就照着规矩来了。
签下当前通行的学徒契约,两年的学徒期限,能学上一门手艺,管吃住,一个月能得三百文的零用。
往后可以选择留在作坊做工,领上正常的工钱。也可以选择自行离开,还了他契纸,以后各不相欠。
就这样的一场风波,对于一些商业世家来说,可能得头痛一阵子。但被我们一家子,以这样的心态处置后,倒是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我心里高兴时,也打定了主意,中秋前得跟着大人一起,去好好跟那无良大土司商议商议,省得他哪天不小心抽筋,又给咱们抛个什么难题出来。
问题解决,两个哥哥也才是说起了没讲过的丽江那边的情况。
钱在永仁厅没花上,连办户籍的小官也是没让他们文钱,就连那手续费都给免除了。
在丽江府时,姜夫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