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第2/4 页)
这一次,我倒真是认真打量起这座在我一岁左右时,刚修葺过的大理府城。
这砖表石裹,高二丈四尺北城墙和城门,明显像几年前才新建的一般。想来,应该就是那老康同志“平三藩”,平了吴三桂后,把这城池搞得太烂,在康熙三十一年,我一岁左右时修上的了。
这城时,这才是最有古代特色的了,因为在城池四周,全都是挖上了宽宽的护城壕,从进城的吊桥上走过时,就能见那大概宽四丈,也就是十三米左右的大壕沟。而且,听说这壕沟深约8尺,也就是两米多了。
进到城中,我就与大哥顺着北街往前逛了来。话说,从上午逛了近两小时看来,这南北走向的街道应是有三里左右长。可这大理城,真是个让人郁闷的迷宫城。
要不是我记性好,逛这大街被分隔成8段的大理府城,真是得像不少外来人一样迷路。这大理府城,竟然把南北纵向大街5条和东西横向大街7条井字型相交,将全城分隔成67条大小不等的街巷和若干个小区。
大哥是一进城逛不了多远就晕菜了,还是我带着头,哪熟门熟路的一般,挑着近路走,十几分钟就转到了那更靠面的卫市街。这条街道,就是这大理府城中最最繁华的客栈与酒楼一条街了。
也不听小二们的瞎招呼,直接问了几个像是本地人的路人,就选了叫顺丰楼的大酒楼。
虽不到饭时,但这家门口也是有小二一直站在门外候着,随时招揽生意的。
此时,一见我们过来,那小二热情的就迎了过来,恭敬的道:“两们小客官,马交给我,两位里边请。”
马才交到他手上,他就转了头冲店里一吆喝,另一个机灵的小二,马上就笑开了脸,把我们迎了进去。
刚在没有两桌客人的大堂边上坐定,我就笑着冲已经开始倒茶的小二豪气道:“你们这店里弓鱼都有些什么做法?还有那龙爪菜,也给我们上一道,再有什么特色菜,你也给介绍一下。”
此龙爪菜,可不是大家都知道的那种山上长的蕨菜,而是长年生长于洱海中的一种了。其叶翠绿,茎白如玉,花朵清香宜人,可是一种蛋白质丰富和富有多种素及微量元素的纯天然野生水菜。而在现代时,这纯野生货可是不容易见了。
就在我神游的功夫,小二已经是报上了一串串的菜名。我与大哥也是奢侈了一把,不光点了海水煮弓鱼,和龙爪菜白玉汤,还点了油酥海虾、两个素菜和听说是从北京传过来的烤鸭。
这次好不容易来到大理,虽说没能看到这被大家称做“三岛、四洲、五湖、九曲。”的大理全景,但狠吃了这么一顿确实美味的美食,也算是稍有安慰了。
但吃过饭后回到客房中,我却是又被上午在寺庙中,与那老和尚的那些答问内容伤起了神来。
越想越凌乱后,我狠狠骂道:“老天,你这是要干嘛,我可是很确实,自己就算是重生而来,也只是想种种田又挣挣钱的。”
骂完后,瞬间心中大定,躺在床上,想着明天和之后的行程,慢慢的睡了过去。
第一百七十八章 老和尚死了?
一晚上,睡得并不安宁,时不时被梦境所困扰。但第二天一早醒来时,除了很是疲惫外,却是记不住自己到底都梦了些什么。
与大哥离开客栈后,在这条街旁的小食街上吃完了早饭,就要照计划离开了。
“大哥,咱们到北面的鱼市口买上些龙爪菜带回去吧,这东西,奶奶绝对会爱吃的。”说完时,我一定笑得一脸狡黠。
大哥一愣,笑道:“嗯,咱们再带点消息回去,奶奶肯定更觉得这水菜好吃。”
兄妹二人边说边笑,一路往北门而去。
这叫龙爪菜也直接叫水菜的,此时虽然不少却也不便宜,可能多是因采摘不易,全得靠渔民下到水下才能搞到的,干货竟要80文一斤。但这价格说贵,其实也只是跟其实物价比起来贵而已。
与大哥买上了三斤干菜,就是一大包了,也不知这得多少鲜菜才能晒得。
正与大哥牵马走出鱼市口,就听到四五个渔民模样的汉子,大路边悄悄议论着什么,而且还起了争执。
这样的议论之声,早前也是见过的。但想到百姓之前,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不就是爱讲讲家长里短的,也就没去理会。但现在,听几人挣成这模样,而且声音越说越大,却让我起了旁听之意。
“李大哥,你来评评理,陆三说的那是什么话。”
“我说什么了,不就是死了个人,咱们难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