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3/4 页)
回到糖作坊里也依然不得安生,大伯和浩清哥追了回来不说,作坊里的人也围在作坊外院中看评着,连听到信的老爹和大哥也从家里赶到了相看。要不是雇来帮忙的人还在新房上忙活着。我那老爹他们都想要现在就把那匹大马拉出去溜溜了。
其实也不想想,他们可都不会骑呢。但这话,我也只敢在心里想想,没敢说出来惹人嫌弃,只想等他们像我一样。自己发现这严重的苦恼问题,然后吃蹩。
当天晚上,几人牵了马找到爷爷时,同样感受了我中午感受过一瞬的苦恼。但家里事情还有得忙,只人倒也忍着没去找镇上如今留守铺子的张晓晨教练。
四月初十的一早,第一批收完100亩荞麦的那些田地里,我家有26亩和大伯家有15亩是能栽水稻的田,如今都被放水整成了水田,张老实已经找了人来,今天一早就要去插秧了。
因为早两天前就听他来回报过了,所以早上跟着奶奶她们一路去作坊时,我就把这两天抽空准备好的几副拉绳交给了他。
见他翻看几次还不明白,我轻笑道:“嘿嘿,就是两根一尺多高的木棍中间栓了长麻线的。等下插秧时,你让在田里的最左和最右两人拉上这个,每插完一排时,左右两人顺手把它往后移动一排,让所有排着插秧的人都依着这个拉出的那根直线插,这样均匀好看是次要的,关键是秧苗大了后进田除草方便,又透气长得好。”
张老实是种庄稼的老把势了,一听这话就多少明白了过来,连连赞叹几声后,领着他孙子就要急着去了。
虽然已经交待过他如何拔撒下的旱秧苗,也说过秧苗行距和株距是多少,但因是第一次插秧,我还是不放心的跟了他们一起到了河边的干秧苗田里。
今天雇了30号人,而且大多是年轻女人和中年女人。一群人见我跟来了,先是热情的跟我打起了招呼,然后还跟着如今被大家叫做‘张田头’的张老实也打起了招呼。
张老实看我在旁边,又听到众人都热情的这么叫他,有些担心的看了我一眼,见我无事人一般站在旁边笑,他才是照我之前跟他说的,领头带着大家给旱秧苗浇足了水,然后又先动手示范了几次,才是让大家动手照做。随后他就边自己忙活着,边叮嘱着大家拔了起来。
拔到足够多的秧苗后,也不用我先吩咐,张老实直接留了4个女人拔秧,然后就带着大家往已经整好的最近一片水田去了。
山梁上直到河边的田,都是开的梯田形状的,所以都只是长而并不宽。张老实也是个老道的,直接把26人分成了四组,然后把给插秧绳从他孙子手里接过去,给大家一阵的细讲了,然后吩咐着还有些云里雾里的一伙人开始实践,连他孙子也下了田顶了一个拉绳的边位。
插秧绳是被我比划着统一做成了大概40多厘米宽的样子的,见田两边的人在拉线定行距时有些不敢下手。还很是紧张得半句话不敢说,我在田边笑道:“大婶大娘,大家都比照着栓秧绳那木棍子一半的位置拉线就行。”说完几人果然照做,一下子都轻松上了。开始能放心的跟着旁边的说笑起来。
插了那么半个来小时,众人基本都掌握了株距离,不再需要张老实四下盯着纠正后,他也下了田跟着插秧去了。
见大家都忙顺了手,我也是安了心,跟着众人说笑几句就往家走。
但走了几步,就想到之前因被众人叫做‘张田头’而紧张看我的张老实,我细想一下,才发现家里还真是从来没在外人面前公布过他如今的身份,所以站在田埂上笑道:“大家伙忙着吧。我这就回去了。之后有什么问题,大家就问我家张在爷吧。张大爷现在是我家管理田地的管事,以后要雇人什么的事都是他这在管了,你们以后要到田地里帮忙做活计什么的,都可以来问他。他会安排的。”说完见大家新奇、高清的边忙活边笑闹或是道喜起来, ;我也咧着嘴角回了家。
用了一天半时间,到四月十一的中午时,41亩的水田就插完了秧苗,还剩余大概能栽上两亩多田的秧苗子。
才吃完中午饭,我也刚看张老实——张管事给工人发完工钱一会儿,我正听温林的老娘温氏像讲故事一样给我讲着她老家的那些风物。最近刚忙活完开荒的村长就到了糖作坊外院里找到了我。
闲聊了一阵后,见他面前小桌上的糖水也喝两碗应该是实在喝不下了,他却还没有离开的意思,倒像是有些没话找话说的样子,我才反应过来的笑问道:“黄爷爷今天来是有什么事?我爷爷下午才回来,我爹和大伯他们都在新房那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