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页)
子的家书,应该非常高兴,他后来有没有跟你们讲过他当时的感受?
陈昊苏:父亲没有跟我们讲过,我想父亲在那个戎马倥偬的时代能看到孩子写的这样的信,肯定非常高兴。我母亲希望我们自己会写信,虽然字写得歪歪扭扭,但总是小孩子自己写的,希望能让父亲看一下,虽然第一封信写得非常简单。
建国以后,陈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随着新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不断扩大,陈毅负责的外交工作也日渐繁忙起来。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长大,看着孩子一个个远离家庭,独立生活,陈毅用诗词表达了一个父亲对踏上人生之路的孩子们的千般叮咛,万般嘱托。
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二首)
一九六一年七月
一九六一年七月,小丹远行就学,余适因公南行,匆匆言别,不及细谈。写诗送行,情见于辞,不尽依依。望牢牢紧记。并告诸儿女。
(一)
小丹赴东北,升学入军工。
写诗送汝行,永远记心中。
汝是党之子,革命是吾风。
汝是无产者,勤俭是吾宗。
汝要学马列,政治多用功。
汝要学技术,专业应精通。
勿学纨绔儿,变成百痴聋。
少年当切戒,阿飞客里空。
身体要健壮,品德重谦恭。
工作与学习,善始而善终。
人民培养汝,报答立事功。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试看大风雪,独立有青松。
又看耐严寒,篱边长忍冬。
千锤百炼后,方见思想红。
(二)
深夜拂纸笔,灯下细沉吟。
再写几行诗,略表父子情。
儿去靠学校,照顾胜家庭。
儿去靠组织,培养汝成人。
样样均放心,为何再叮咛?
只为儿年幼,事理尚不明。
应知天地宽,何处无风云?
应知山水远,到处有不平。
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
尤其难上难,锻炼品德纯。
人民培养汝,一切为人民。
革命重坚定,永作座右铭。
记者:建国以后,陈老总担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可以说是日理万机,虽然父亲很关心你们几个,但是你们父子间的交流要比一般的父子少?
永恒的关爱…采访陈毅子女(3)
陈昊苏:在我上高中和大学的时候,我父亲确实是相当地忙,一天到晚见不到他的人影。因为他每次要到很晚才回家,我们都休息了。第二天一早,我们上学去了,他说不定还没起床,上班时间比较晚。那个时候毛主席有个习惯,半夜三更都要召开会议,所以领导人半夜三更都得到他那儿去。一开会就可能到深夜,所以我们都知道在早晨一定不能喧哗。后来到上大学的时候我就住在学校里了,所以我们跟父亲接触的时间很短,大概就只有吃饭的时候,大家可以聊聊天。他有的时候偶尔问问我们在学校的情况,我们也都三言两语,不可能拿出很长的时间说这个事。
记者:虽然只是三言两语,但你们还是能感受到父亲的关爱,只不过有的时候父亲的表达方式不那么直接而已。我听说1961年,陈老总和夫人都出国了,当时您弟弟正好高中毕业,升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去继续深造,为此陈老总回国后特意给您弟弟写了一首《示丹淮》的诗。您还记得您父亲写的那首《示丹淮》吗?
陈昊苏:1961年,我弟弟丹淮正好高中毕业,当时他自己选择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去学习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学习现在的导弹或者是军舰。因为那一年,正好我父亲到国外开会,是解决老挝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他是代表团团长,而且这次去的时间也是比较长的。开完会以后有一段时间他就在那个地方进行一些外交方面的工作,我母亲也去了。
丹淮中学毕业,9月1 号大学就开学了,他离家的时候父亲母亲都不在家,我记得是我把他送到北京站去坐火车。我父亲当时没有来得及写信,后来他就写了一首诗,可能是在日内瓦写成的,到了9月末,我父亲回来把这首诗寄过去了。丹淮看了非常高兴,他作为一个年轻人刚刚离家,难免非常想家,但是他看到这首诗后受到很大的鼓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