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4 页)
节日:村民生活的意义(二)
节日:村民生活的意义(二)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个节气的第五个节气,排在春分和谷雨之间。《易通挂验》一书中是这样说得:春分加十五日为清明,万物至此皆结齐而清明,因此便称清明。清明有时在农历二月的下半月,有时在农历三月的上半月。但是,一般情况是阳历四月五日。老家还有这样一个说法:
三月清明花不开,
二月清明花彤彤。
指得正是清明时节的自然现象。清明节的活动内容有:祭祖扫墓,踏青饮宴。《广灵县志》中有这样的文字记载:清明日,男女插柳条,备酒脯、香楮。拜扫茔墓。老家主要是祭祀祖先。民谣有:
清明细雨催人哀,
漠漠幡头野花开。
手端祭祀肩扛锹,
都为祖坟添土来。
因此,清明节也称鬼节。所有生者要给其祖坟填土,这儿又有一个说法,取土时须取“有空”的地方,不能随处乱挖。这天,村里人在吃食上也有讲究,过去一般是用面捏二种动物:一种是蛇,一种是燕,统称为蛇蛇燕燕。而且在捏的时候,根据一年的节气变化又有所讲究。近年来,又流行这天吃鸡蛋,取意为驱邪避毒。清明前一天,村里人称一百五日,指得是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时是一百零六天。
清明前几十天,或十几天,家家女人要给十二岁以下的孩子们缝一种叫“连连子”的东西,里面装柏树籽,取其香味,用于避邪。缝补这种东西有许多说法,如:一个孩子今年五岁,则缝七片,上面那片为蓝色,代表天;下来这片为红色,代表太阳;最后一片为白色,代表土地;最后第二片为绿色,代表大地;中间为其它色。形状也有区别,男孩儿为圆形,女孩子为三角形。缝好就戴在身上,一直戴到清明前一天,然后取下来,挂在树上。
村里不生育的女人,还在四月初八这天,到村西奶奶庙“俏娃娃”。十二岁以下的男孩子,同时在奶奶庙戴枷,一是还愿,二是祈求送子娘娘保佑其健康长寿。
农历五月初五,村里人称端午节,这是村里夏季最隆重的节日。
端,是开始的意思;午,是指正中午的太阳。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人们很容易中暑。而且,雨水明显增多,各种虫蚁蚊蝇繁殖迅速,病菌极容易滋生传播,常常危及人们生命。过去,人们以为是邪瘟恶毒在作怪。《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五月俗称恶月。唐人韩鄂在《岁华纪丽》中,将端午节解释为:日吐正阳,时当中夏。饮雄黄酒,是村里人过端午节的一大习俗。《朔州志》中记载:五月五日,饮菖蒲、雄黄酒。其功效与吃粽子有相似之处,用于防病和祛毒。《中药典籍》中记载:五月五日,饮菖蒲、雄黄酒,可除百病而禁百虫。雄黄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解毒、杀菌、辟邪之功效。《朔州志》中又有这样的记载:五月五日,门悬艾虎。端午节辟邪,小孩子是重点保护对象。《定襄县志》有这样的记载:五月端午,儿童系五色线。《大同县志》又有这样的记载:端午,孩童插艾佩符,臂缠彩线。
如今在村里,这些习俗仍然还有。节前,母亲就用碎布做成禽兽、花卉等形状,造型夸张,工艺精致,内装五谷柏木等香料,称之为香包。男孩子多是老虎狮子形状,女孩子多是花卉鸟类图形。传说,香包可防止病毒侵身。小时候,母亲给我缝过类似的香包,晚上睡觉时,还揣在怀里,那缕香味,经常飘在梦里。白天挂在脖子上,一摆一摆的,跟女孩子脖子上的项链差不多。
如今,这些习俗也渐渐被村里人淡忘了。这是祖先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农历六月初六,有的地方叫开园节。《大同县志》中记载:六月六日,凡有菜园之处,俱敬龙神,延宾同享神福,曰开园。游观者,其丽不亿。过去,这天各佛寺道观里的和尚道士,都要翻晒经书。据说,这天翻晒经书,可得灵气,读起来会加深悟解,有助于成仙得道。
进入农历六月,村里读书人也要翻晒书籍,还讲究给先生送礼,或者是请先生吃饭。所有这些习俗,都反映出村里人尊敬先生、重视文化的良好习惯。一般百姓,则将皮大衣、毛衣之类的东西,拿到太阳底下曝晒。人们都说,这天晒过的衣物,防潮,不生蛆。
村里流传着这么几句歌谣:
花喜鹊,
叫喳喳,
今天谁来呀?
俺亲家。
唱得正是农历六月,村民互相走亲访友的风俗习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