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是领端州人开凿水井,解决饮水卫生;加固堤围,治理西江洪水,开渠排积水,增加耕地;重视交通和兴文办学,完善市政设施;修建粮仓储粮备荒等等。因政绩显着朝廷才升任他到国都开封,官拜“龙图阁大学士”。
包拯在端州注重民生,突出做了三件好事。
首先,是在城区开挖水井七口。当年城区居民长年饮用不洁净的水,瘟疫、疾病时有发生。包拯发动群众在城区开挖水井七口,居民感激包公,将七口井称包公井。
肇庆的水井到了清末民初已经数不胜数,基本上所有街巷都有饮用水井。由于包公井年代久远,七口井在何处,却鲜为人知。据元末明初郡人董源《义井记》云:相传郡城包公所凿之井有七:一在府治内;在府治西岳庙旁则第二井也;在县学前街南,俗称义井,则第三井也;其四是分司巷口;其五在广济仓右;其六在北门之左;其七在主帅堂前。
明末清初着名学者屈大均《广东新语》云“包孝肃为端州守,尝穿七井,城以内五,城以外二,以象七星。其在西门外者,曰龙顶岗井,居民环抱,清源滑甘,为七井之最。”
现保存至今,影响最大的水井有三。其一,府治内,即今丽谯楼背后第一人民医院内(丽谯楼元末明初均为肇庆府衙所在地)。该井相传为包公锁妖井,有“包捉陆放马成湖”的传说,可惜解放初已填平了。其二,龙顶岗井(今称大井头),附近原有西岳庙一座,现该井水源充足,可以饮用。井呈圆筒形,以弧形花岗岩石砌井壁,井栏为石灰石,栏口内壁有近二十条深深的绳痕,看来井壁是清代时重新砌筑的,而石灰石井栏则为原物。其三,在今米仓巷,即原包拯储粮备荒的丰济仓所在地(元代改名广济仓)。该井井栏早毁,井水无人饮用。
其二是筑河堤,拦阻西江洪水。西江端州段的河堤就是当年包拯带百姓修筑的。在宋代之前,西江洪水每年都要泛滥,把端州城区城郊的大片农田都淹没了,所以包拯带领百姓修筑了这条堤围。把西江的洪水拦截在以南的这条河道上。河堤的北面开始挖塘来屯田,发展农业生产。这条堤路现在还在使用,还发挥着它的防洪功能。在1994年遇到了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当时洪水也没有淹没这条堤路。
其三是建粮仓。端州现有一条巷叫米仓巷,这是端州百姓为了纪念包公而安的名字。包拯在家乡奉养父母十年,过的是乡居的生活,对农事是相当熟悉的,建仓、储粮,于民至要。于是在他治下,端州兴建了一座庞大的储粮备荒的粮仓。当年端州经济上相当落后,包拯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带了过来。他除了建粮仓,还创建了端州的第一个交通和邮政总站,创办了端州第一所公立学校。这一切,使端州的经济和百姓生活在短短的三年中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三)
在肇庆,专为纪念包公而修的包公祠有两处:一处在城内端州区,一处在城外砚洲岛。城内的包公祠位于当年包拯赴任端州的下船处,由于这里靠近海沙起运的码头,交通方便,包公遂将当时的驿站迁来此处。后来,这里成为人们纪念拜思之处,建起了包公祠。祠堂里“正气长存、清风还在”的八个大字,与高大肃穆的包公塑像一道,至今仍然震慑一方。
城外的包公祠则更是寄托着一则传奇故事。传说1042年包拯3年任满离开肇庆时,船出羚羊峡,突然波浪翻腾,狂风骤起。包公顿感跷蹊,立即查问手下人。原来是端州砚工为了表达他们对包公体恤民情的敬仰,托人送来了一方用黄布裹着的端砚。手下人见并非金银珠宝便收入囊中,包公却坚辞不允,立即取出端砚抛到江中,这才风平浪静。后来,包公掷砚处便隆起了一块陆洲,这就是砚洲岛。
包砚的那块黄布,顺流而下,在不远处的西江边形成了一片黄色的沙滩,这就是现在“黄布沙”。当地人根据此传说,在砚洲岛上建起了一座包公祠,至今犹存,且香火不断。
今天的肇庆城中路上还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红色门楼,始建于北宋,称“御书楼”,明代复建改称“丽谯楼”。从“丽谯楼”后到宋城墙披云楼的楼百米范围,就是当年包拯办公起居的府衙旧址。当年,包公曾在府衙壁上写下《书端州郡斋堂壁》一诗,成为后世解读包公为官之道最重要的出处……“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如今,包公府衙已被建为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医院的单车棚还可以找到原府衙边井口被封的另一口包公井。
在肇庆有个风俗,那就是过年要吃裹蒸。就像北方人要吃饺子一样,在年夜饭的餐桌上必不可少。裹蒸的形状类似于端午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