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告慰祖先。十二月十六日,康熙皇帝特地为此颁诏天下。
太子允以顽强的生命力战胜了当时被视为夺命恶魔的天花后,康熙皇帝像当年孝庄皇太后一样,倍感欣慰,似乎感觉到这是天意的安排。从此康熙皇帝对太子允更加关注,更加倾心尽力地栽培他,千方百计地培养他,让他成为不负众望的圣明君主。肯定地说,太子战胜了天花后,从康熙皇帝抱起太子的那时起,就决定:“要认真教导太子允识字读书,要把太子培养成为一个有为之君。”
太子允在十四岁前后,就已精通儒家十三的全部典著作,其学业水平和学术造诣,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朝中硕学鸿儒,也无法与之相比。在这一点上,太子的天赋和学业,似乎大大超过了当年的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也是在五岁前后开始读书的,他说自己六七岁所读书,五六十年后依然不忘。康熙皇帝即位以后,设置日讲官,专门给皇帝进讲儒家典和历史大事。每天政务余暇都要安排时间听讲,不论刮风下雨、雷电风雪,还是酷暑寒冬从不间断。康熙皇帝天赋很高,没有多长时间,他渐渐地由听讲为主,改为讨论为主。然后,又从讨论为主变化到康熙本人来讲解为主,皇帝进讲,日讲官们听,最后进行讨论。
太子允出阁读书之前,康熙皇帝每天在乾清宫中,亲自教太子读书学习,从不间断。同时,康熙皇帝每天在弘德殿中,与日讲官一同讲学,讨论儒家典。到太子即将出阁之时,康熙皇帝与太子读书的内容,基本上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康熙皇帝一直在有意识地培养着太子,让太子与自己同步读书共同增长学问。太子出阁以后,康熙皇帝这才终止了为时二十八年的苦学生涯。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太子允还有一项超过了他的父亲:康熙皇帝脸上有麻子,相貌中等;太子面容姣好,相貌更加英俊,在众多的兄弟之中,他的相貌、体形和体魄最为出众。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韬光养晦的皇子时期读书生活
1。康熙晚年:愁肠无日舒
康熙皇帝晚年时期,被太子事件所困扰忧心忡忡。从太子又废又立到最后被废,康熙皇帝心力交瘁。皇八子允随着太子允的被废,其命运也开始发生变化,大起大落,最后也被失望至极的康熙皇帝冷落。皇八子忧心如焚,大病一场。御医前来看病,他拒绝吃药,也不允许御医将他的病情告诉其他兄弟,并叹息说:“我是在父皇前,获有重罪之人。数年未得仰见天颜。如今,尚有何脸面求生!”
康熙皇帝自视甚高,本来就认为他的儿子们远远不如自己。他曾在告天祭文中明白地说:“臣虽有众子,远不及臣!”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太子允,相貌、气质、修养酷似自己,却最后如魔鬼附体!太子被废后面对诸皇子争夺帝位的斗争日渐激烈,由暗斗渐渐转化为明争,皇子之间的派别冲突逐渐白热化。康熙皇帝愁肠百结,忧心忡忡。他写道:“叠叠愁肠无日舒,春风细雨绿芳初!”“不逮精神老愈愁,银须鹤发更何求!”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二月,康熙身体不适,满汉九卿恭请圣安。他满面愁容地对众大臣说:“朕躬抱病之状,众亦知之!故不法匪类,曾治罪免死之徒,伙同结党,谋放出二阿哥!观此则乱臣贼子,仍不乏人,岂可不留心乎?每思此等事,食且不能下咽,何由万安!”
2。韬光养晦的《悦心集》
在这场混乱不堪的皇子角逐之中,只有一个皇子仿佛置身事外,他就是深藏不露、韬光养晦的皇四子胤。特别是在康熙皇帝、皇太子和皇八子这场三角关系的权力角逐之中,皇四子一直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扮演着可有可无的角色。他每天读书学习,看大量的修身养性的闲书,编??一些风花雪月的诗文集,似乎皇位继承问题与自己无关,??然待之。当时,诸皇子都在朝廷内外笼络文武大臣,建立自己的关系网。尤其是皇八子在大臣之中建立的关系网十分惊人,康熙皇帝极其反感。胤冷眼旁观而暗中则结识真正有实力的人物:负责京城安全的步军统领隆科多和统率重兵的川陕总督年羹尧。
胤知道,父亲喜爱读书,认为游艺翰墨是一个人的健康雅兴,更是一个人修身养性的重要方面。清世祖顺治皇帝也喜好翰墨之娱:“几余游艺翰墨,尝以山水幅颁赐大臣。”康熙皇帝曾对侍臣说:“听政之暇,无间寒暑,惟有读书作字而已!”“朕万几余暇,研精典籍,间取古人墨迹临摹。”康熙皇帝不仅喜爱临摹,还喜欢亲自书写。当然,他认为,这不过是正学之外的雅兴:“人君之学不在此,朕非专攻书法,但暇时游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