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页)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纪念高三的日子(1)
自画像:女,绝非美女,也不是淑女,今年19岁。
最大特点是能说,上大学后曾被评为本年级的两大“名嘴”之一。另一特点是在非正式场合要比正式场合更能说。因为太能说,所以写出来的东西没什么水平,不过在文章中所写的,都是我的亲身经历。权当是听几句口罗 嗦吧。
向杨
我是幸运的
——像杂草杉菜一样顽强生存
我的6年中学生活是在同一所中学度过的。我们学校是北京市海淀区的一所市属重点中学,有着当时号称全北京市最宏伟的教学楼,在名校云集的海淀区也小有名气。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在对于一个人性格塑造至关重要的6年中,能在这样一个学习风气十分不错的学校里生活,我的确是幸运的。
高二分班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文科班。我想要学文科的念头从初三时就产生了,以至于在中考后我放弃了进入理科重点班的机会,因为老师在向我保证可以进去的同时,也要求我保证3年以后不再出来。那次放弃是我为自己的人生做出的第一个重大决定,为此我整整哭了一个晚上,也为此我在一个普通班安心地呆了一年半。分班的时刻终于到来了,我们年级决定从各普通班抽出成绩好的学生再组成一个理科重点班,我又一次放弃了,只不过这次没有哭。当时我的班主任特别不理解,她问我为什么要死心塌地学文科,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家里也问了我好多遍,我都不知怎么回答,于是我实话实说,告诉老师我从初三就想学文科了。我的老师没有再说话,后来在分班前最后一次家长会上她举了我的例子,她说这样的学生,就让她学文科吧。
学文科的主要有两种人,特别想学文的和什么都学不好、觉得学文至少比学理容易的,还有一小部分是理科实在不行和自己没什么主意的。如果学校偏文一些或学生人数较多,一般会有两个文科班,把这一大堆有着各种各样想法的人分出层次来;但我们学校不幸只有一个文科班。于是我们班里充斥着体育队的帅哥和舞蹈队的美女,充斥着平时在各自班里都名号响亮的一系列人物。文科班的另一特点是男生少,我们班40多人里仅有10个男生(这还算是多的了,邻近中学的文科班只有5个男生,号称“五朵金花”,还有的学校有“四大金刚”什么的),我尾随着这些不幸的男生们,排在第11号。
为了分班我们年级拆掉了一个普通班,这个班原来的班主任改做文科班的班主任,姓张,教历史。开学那天,我因为办手续耽误了新班级见面会,等我赶到的时候已经人去屋空,只有一个自称是我同桌的漂亮女生告诉我,班主任的欢迎词是:“我根本不愿带你们这个班。”
不久以后,我就理解了我们班主任的绝望。在这个班里,似乎吃喝玩乐才是终极的目标。几乎所有的人都不按规定穿校服。空瓶子和食品袋遍布整个教室。我曾经目睹一个坐在我前面的女生,用整整一个大练习的时间,以“偷看老师一眼——偷吃一口——再看一眼”的方式吃了一个足有8寸的蛋糕,也曾经目睹我的另一位同桌,在裤兜里塞满了吃的东西后,兴高采烈地走进教室,丝毫不顾他的裤子已经被食物坠得快要掉下来了。在我上高三的时候,手机还不像现在这样普及,但当时我们上课时、考试时就已经达到铃声公然响起、同学公然接电话的境界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纪念高三的日子(2)
我在我们班同学的眼里可能算是个异类。我每天规规矩矩地穿着校服上学,从来不在课上睡觉或者吃东西,按时交作业。我有很亲近的好友,但和大多数人却算不上熟悉。在不熟的那群人里,有一些人是关心我的作业或考试卷上的答案更甚于关心我,因此他们也对我很友好;我也并不想去计较这些,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在同一个班里大家都要彼此容忍。
随着高三生活的深入,我们班里逐渐开始出现“两极分化”,在历次考试中排名前10位左右的同学形成了一个小集团,在这个集团内,竞争日益激烈。考试后会有试卷讲评,于是各人的总分和排名,就会随着每一科试卷讲评的开始和结束而迅速发生变化,然后口耳相传在小集团每个成员中间,就好像股票交易市场不断变化的价格在股民中津津乐道一样。以至于我们都练就了一种功夫,可以一边听着讲评一边心算,某某得了多少分,比我高多少,他排多少我排多少……算完了,满意不满意反正也都踏实了,才拿出红笔跟着老师在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