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4/4 页)
储蓄与消费
曾几何时,美国人的消费观念,附着在美国的文化上,无孔不入地洗着全世界人民的脑,仿佛只有消费这只手才能激活经济,促进世界日新月异,大放光彩。
就像那个广为流传的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故事。美国老太太通过借贷购买了一套房子,临到去世,终于将房贷归还完毕;而中国老太太积蓄了一辈子,临到去世,终于攒下钱买了一套房子。
两者的不同是,美国老太太住了一辈子新房子,而中国老太太住了一辈子旧房子。按照享乐主义者的逻辑来说,美国老太太的生活品质高于中国老太太。
今天看来,这两个老太太的故事有了更深刻的现实意义。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中国老太太不会在金融风暴发生的时候给银行扫地出门,而美国老太太可能因为借债和消费过度而无家可归。在信贷环境整体崩盘的情况下,美国老太太晚年要保证一个安稳的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消费与储蓄的合理比例,是人一生必须掌握的生存能力和技巧。美国人的消费观,是鼓励借贷消费,“寅吃卯粮”。近二十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量廉价的货物进口美国,使美国生活日用品价廉物美。在“消费主义”快乐原动力的驱使下,在政府为了刺激经济而敞开购房贷款大门的便利下,美国人的消费逐渐升级。美国生活方式在“衣食”无忧的前提下,向“住行”方面冲刺,不加节制地向银行贷款买车、买房。小房换大房,大房换豪宅。这种消费观,是导致次贷危机的社会心理根源。但是,像那位中国老太太那样,大部分中国人勤奋、节衣缩食,大部分亚洲国家的人民也都是奉行这个消费观,着重以存款为主。
现时发生的全球经济危机和衰退,表面上看是因为次贷,但深 层的原因是世界经济的不平衡。不平衡源于东西方消费模式的截然不同。由信贷驱动的西方消费模式,也造成了一个巨大的需求虚位。当这个需求虚位走向极端,就造成了消费过头的经济病,从而引发借贷、信用,以致于银行一连串的经济危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