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部分(第3/4 页)
此司马懿对陈焉这种自荐式的方法有些质疑。
陈焉心中则逐渐考虑是否要将科举制度过早的应用到这个朝代中来,他昨夜已经有了一番深思熟虑,考虑之下,还是觉得此时举行科举制度时候尚早,一来天下未定,战乱纷飞,兖州虽然此时已经初步平定,但是百姓谋生还很困难,谁会有时间去参加科举考试;而来科举考试对知识的考察始终比较片面和死板,而乱世之中,需要的是出色的人才。
考虑良久,陈焉还是决定加大工作量,进行毛遂自荐的方式,让中原一代对自己抱有信心的人士前来自荐,然后安排自己麾下的人士对他们进行面试,这样一来,既可以对他们多一些了解,也可以确保人才不会遗漏。
不过这样一来司马懿的工作量就一下子巨大了起来,好在陈焉还有个特殊能力,那便是只要是人才,他都认识。
只要报上名字,陈焉听见耳熟的,不消说,绝对都是人才,因为陈焉毕竟来自一千八百年之后,他对三国中闻名的人物都有些了解,这样一来,便减少了不少工作量。
可是不管怎么说,兖州和青徐三州的人口实在不少,陈焉的招贤令发布出去之后,司马懿还是前前后后一直没日没夜地忙了大概半年的光景,若不是司马懿年轻的话,恐怕早已经比郭嘉更早的过劳死了……
第614章 赤兔良驹
转眼就已经在濮阳过了两个月的光景,这一天陈焉和张辽正在自家后院之中赏鱼,忽然脚步声传来,两人回头去看,只见关羽一袭青衫,龙行虎步而来。
陈焉微微一笑,和张辽一同转过身来,微笑说道:“云长将军!”
关羽也是报之一笑,当即快步上前,对着陈焉行了个礼,而后和张辽相互长身一揖,当即开门见山说道:“大司马,我如今在您麾下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当初来到这里,正是为了击破曹操,而如今曹操已经被逐出了中原,我也许久未能回到徐州与兄弟团聚,今日此来,乃是特地和大司马辞别的。”
陈焉听了这话,虽然早已经料到,但是还是觉得有些惋惜,毕竟关羽乃是当世少有的猛将,有关羽在一旁帮助的话,陈焉心里也踏实的多。
想到这里,陈焉不由得一阵失落。当初历史上关羽投靠曹操,那也是等了结束了官渡之战,斩颜良,诛文丑之后,才离开而去,而今刚刚击败了曹操夺得了濮阳,关羽便急着离开,实在有些令陈焉难以接受。
陈焉微微一笑,当即说道:“云长,这一次你随我攻城略地,立功颇多,我本想带你回到关中,禀明天子,加官进爵之后再让你离去,难道连这些都等不及吗?这些可都是你应得的啊。”
张辽也在一旁帮腔道:“是啊,云长,好不容易将曹操驱逐出了兖州,咱们岂不是应该等到论功行赏之后再各奔写东西,到时候刘皇叔听到你加官进爵的消息也会为你感到高兴啊,若是现在离去,刘皇叔岂不会责怪君郎连个封赏都不给你?”
关羽听了这话,微微摇头,说道:“大司马,不是关某不领情,而是我们兄弟从入世以来,从未分隔如此之久,兄弟者,手足也,如今手足不能相聚,其中痛苦,自然令关某无法承受。”
陈焉闻言,心中明白刘关张三人的感情的确是外人无法理解的,这要是在陈焉的那个年代,简直就是激情四射,可是在如今这个世界,兄弟之间的情义,乃就是如此生死不渝。
陈焉心中明白关羽去意已决,凭借着自己是万万无法留住他的。他一声长叹,当即说道:“云长帮了我大忙,本不能够让你就这么离去,可是你去意已决,而且玄德公那边肯定也亟需云长将军和糜芳将军的臂助,既然如此,我若继续挽留,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关羽听了陈焉这话,心中大喜,他没想到陈焉竟然这么痛快就已经答应了自己的请求,心中更是对陈焉如此无私的精神大为赞赏。毕竟当初刘备将自己推荐给陈焉的时候,关羽便担心日后陈焉利用他大司马的职位强行将自己和刘备分开,没想到如今自己刚提出了条件,陈焉便立刻答应。
一旁张辽反而有些激动,当即说道:“君郎,云长,咱们合作如此愉快,为何不能继续留在这里?”
关羽苦笑一声,说道:“我固然知道大司马乃是忠心为国的人士,跟大司马在一起共事乃是关某的荣幸,可是衣不如新,人不如旧,大哥和三弟正在徐州等我,我不能弃他们不顾。”
“呵呵,衣不如新,人不如故……”陈焉默念着关羽说的这句话,心中忽然思绪万千,他一时间想起了董白、想起了蔡琰,想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