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1/4 页)
。
杜蘅从食盒里取出酒肴请两个衙役吃了,便吩咐他们在松树周围挖掘。
那两个衙役显然不是第一回替他做这些事,也不多问一句话,谢过了他的款待,便开始下锹掘土。
杜蘅袖手站在一旁干看着,时不时动动口舌:“两位仔细些,别用十成力道。”
或是指示:“挨着这洞的边沿挖开去。”
两个衙役忙活了总有大半个时辰,那松树周围挖得狼藉一片,都是翻开的红土,连树根都露出了许多,可尸体还是不见踪影。
就在这时候,其中一名衙役一锹下去,手底下有些异样,心里一阵发冷:“帐干,下面似乎埋着什么!”
几个人都是精神一振,杜蘅要过铁锹,小心地把四周浅浅地挖开一层土,然后换了把小铁铲,一点点把土铲开,下面掩埋着的东西便渐渐露出了形状。
是一具腐烂得几乎只剩骸骨的尸体,身上的衣裳都已经烂得辨认不出颜色,浑身上下没什么可以辨认身份的物件。
两个衙役都露出恶心欲呕的神色,倒是董晓悦对腐尸见怪不怪,和杜蘅一起蹲下看那尸骨。
“这是昨天那鬼魂的尸体吗?怎么有头?”董晓悦探身上前,仔仔细细打量那尸体的颈部,只见颈骨完整,并没有断口。
杜蘅用铲子扒开尸骨上沾的黏土,从袖子里抽出条白手帕,垫在手上,扒开尸体的头发,检查头骨,摸到右后方某处,手顿了顿,反复摸了一会儿,这才收回手。
他又往下看了看那尸体的胯骨和颈骨,站起身,看了眼手上沾满污泥的帕子,挣扎了一会儿,终于还是闭着眼睛丢了。
“帐干,这是何人的尸骨?”一个衙役问道,崔推官的神通他们这些人再清楚不过了。
“这就不得而知了,”杜蘅抖抖衣裳下摆上沾上的浮土和松针,“先抬到衙门里去再作计较。”
衙役小心翼翼地把尸体移到担架上,抬出林子。
杜蘅向着在外等候的车夫道了声抱歉,额外数了两钱银子给他,那车夫嫌钱少,可又不好跟做官的顶撞,便骨嘟着嘴,杜蘅只作没看见。
尸体占了衙役们的车,两个衙役只得跟在车后步行,他们对这小崔推官令人发指的行径已是习以为常,今日赚了他一顿酒肉已经很是意外了。
杜蘅和董晓悦仍然坐来时的那辆马车。
一上车,董晓悦憋了一肚子的疑问,终于能一吐为快:“这尸体腐烂成这样了,应该埋了很久了吧?”
“林子里湿气重,腐败起来也快些,不过看这光景少说也有个一年半载了。”
“这尸体不是那无头鬼魂的吧?”
杜蘅摇摇头:“看这骨骼似乎是个男子,那头颅后面有一处伤痕,似是利器劈砍所致,详细情形须得等回了衙门,着仵作看过才知道。”
“沈娘子的鬼魂把我们引到这里来,挖出来的却是个男人……”董晓悦皱着眉道,心里有个念头慢慢浮出来,“你说这该不会是……”
杜蘅心照不宣地点点头:“若真是他,那便棘手了,总之先回衙门检点案宗,看看近一两年本地有无失踪的男子。”
“江氏和谭知府那边……”
“谭知府那边暂且不能打草惊蛇,”杜蘅忖道,“至于江氏……免不得要向她打听打听那位刘郎。”
第83章 验尸
日西时分; 杜蘅一行人回到城中,把尸体运到了义庄。
杜蘅打点了两名车夫,吩咐衙役去找仵作; 然后让看庄的刘四帮忙把那具无名尸首抬进西梢间里; 点上油灯。
刘四是个五十来岁的光棍,麻脸; 细眼; 一把稀胡子黄不拉几; 翘着双一瘸一拐的长短脚; 跟在杜蘅屁股后头殷勤奉承。
他见惯了尸体; 仵作验尸缺帮手时也常凑个数打打下手,此时一见那尸骨就道:“帐干,这尸体莫不是帽儿山半山腰上挖出来的?”
帽儿山就是城西紫霞山的俗称,杜蘅微微讶异,对那其貌不扬的老光棍倒是有些刮目相看,不过脸上没带出什么,只是点点头:“老哥好眼力。”
“不算什么,”刘四得意地伸出手指往那尸体头骨上一摸; 捻了捻指尖上的土:“方圆几十里; 只有那一带是这种红土。”
杜蘅不搭腔; 他也不怕自讨没趣; 自顾自道:“啧,这都不成样儿了,差不多得埋了快一年了罢?咋找到的?”
杜蘅挑了挑眉; 搬出事先准备好的那套说辞:“帽儿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