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4 页)
记是当地有名的改革派,这次特地前来拜见他的。”同行的武亮、杨春急忙插话。
“好!我来试试看。”原来看门的老头正是步厂长的堂哥。浙江经济发展中,大部分都是家族企业为多,海盐衬衫厂亲戚关系也不少。这个门卫打通电话,用当地土话嘀咕了一阵子,然后转过身来,手一扬:“同意你们上去啦,在四楼。” 。 想看书来
他也搞“两个凡是”(2)
爬到四楼,经过三道门卡,才进入步鑫生办公室。何大福打量了一下步鑫生,五十岁刚出头,一米七多一点的个头,清瘦的身材,戴一副黑色金边眼镜,显得很精神。
“啊!你们是金陵市的,也是办厂的,这好,现在来的大部分都是政府部门的,这些人都是看看激动,听听感动,回去不动。他们来看看、绕绕,就去游山玩水去了,哪是来真学改革的?整天接待他们,我什么事也干不了。”步鑫生待客人一坐下来,就热情谈开了,像是诉苦,又像是埋怨。
“啊!能理解,现在外界流传见你要过四道门坎,果然是这样,看来不这样不行啊。”何大福说。
“没办法,被逼出来的。你们那里改革开放搞得怎么样了?”步鑫生关心地问。
“我们是内地,不如你们浙江搞得好。”何大福如实说。
“我们浙江除宁波外,其他地方是没有办法啊,既不是深圳特区,又不是沿海开放城市,只有自己闯了。”步鑫生自信地说。
“请问步厂长,你们厂成功的主要经验体会有哪些呢?”何大福虚心求教。
“我们厂呀,主要有两条,说出来仅供参考,千万不要照搬照套。”
“哪两条呢?”
“第一条:凡是上级的红头文件,我们都不贯彻执行;第二条:凡是上级领导的指示,我们一概不听!我这边也叫‘两个凡是’。哈!哈!”
好一个改革开放的急先锋!排头兵!风云人物!说起话来令人胆颤心惊!
“这些话怎么讲呢?”何大福急着要问个究竟。
“我们国家虽然搞改革开放了,可是各级政府部门、行政机关还没改革,他们还是用老的红头文件执行,即使新制定的政策办法,也是用计划经济那一套,用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观念作指导制定出来的,怎么能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呢?又怎么能指导企业的工作呢?所以,我们对那些红头文件,一概到厂部为止,不向下传达。我们全部根据党的改革开放精神,制订出一套自己的东西来实施,效果就是好。”步鑫生讲出了第一条的缘由。
“呵呵!说得有道理。那第二条怎么解释呢?”何大福听得神往。
“凡是上级领导话都不能随便听,主要是指没有经过正规组织形式发表的意见和指示。你想想,我们海盐有县委常委九名,正副书记三名,正副县长七名,县政协正副主席六名,县纪委正副书记三名,还有六七十个部委办局,正副局长都有二三名,他们都是我们的领导,他们的指示都很重要,我们究竟听谁的呢?有时候,这任领导、那任领导说话不一样;这个领导与那个领导说话不一样;这个单位领导与那个单位领导说话不一样;还有,就算是同一个领导,昨天说的与今天说的可能也不一样;刚上台时与准备下台时说的话也不一样;心情好时与心情不好时说的话不一样;喝过酒与没喝过酒说话都不一样;你给他送过礼与没送过礼,领导说话也不一样。对他们的指示、讲话,企业往往无所适从。所以,我们企业对所有领导的讲话和指示,都点头同意,但决不随意听。回过头来,还是照自己的路子走,不受干扰。”步鑫生像说书一样讲出了第二条的缘由。
“呵!呵!”何大福一行听呆了。
真是天外有天!何大福大长见识,又接连问了许多问题。比如人员进出需要哪些手续、企业的自主权有哪些、招待费用怎么支出,有什么标准、工资奖金怎么发、干部由谁任命等等,步鑫生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何大福。
他也搞“两个凡是”(3)
何大福###不已,连连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你是改革开放的先驱,是我改革路上的指导老师啊!”
离开海盐前,何大福一行在海盐衬衫厂门口照了一张照片。照片背后,何大福亲笔题了几行字:“站高点,看远点!乘风破浪,永远向前!”
回单位的路上,何大福想了很多。从步鑫生改革之路的历程中,他找到了知音,找到了共鸣,找到了力量。他深深感到,中国的企业,如果不摆脱行政干预,不摆脱传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