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4/4 页)
儿子在大学一二年级的时候,被检查出患了一种会使人失明的病。检查结果一出来,我就把他送进医院进行治疗。同时,我也希望他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于是对他说了一个谎。待会儿我再解释我说这个谎言的动机。
当时我希望他每天都可以看一下早上初升的太阳。不过那时儿子刚刚得病,整个人非常焦躁,根本没办法养成早起的习惯。我就这样跟他说:“白天阳光太强烈了,所以看不见光子。但太阳刚刚升起时,阳光不那么强烈,你迎着太阳深深地呼吸,就可以看见光子了。”
事实证明我说的话深深触动了他。从那以后我儿子每天都早起去看太阳,他的病情也奇迹般地好转,失明的迹象也没有了。
在我几乎要把这件事情忘掉的时候,有一天儿子问我:“以前你跟我说过的话,可以再说一次吗?经常看看太阳,然后深呼吸,我就感觉我可以看见光子了。可是光子对我的眼睛有什么效果呀?”
儿子相信自己能够看见光子,其实光子只是物理学上的一个概念,人用肉眼实际上不可能看得到。
当然,能不能看得到并不是问题所在。我只是给了他一种那样会对眼睛有效果的暗示,但实际的效果是在别的地方。
我事先了解到,人沐浴在阳光下,脑袋里就会自然而然地分泌出一种叫做贝塔内啡肽的快乐激素。这种激素能够增强人们的免疫力,并且促进另一种叫吲哚类化合物的激素分泌,从而让人得到质量良好的睡眠。这对人的身体非常有好处,所以我也希望我的儿子能够沐浴在清晨的阳光下。
可是,如果我就这样实话实说,他可能不会立刻就接受。比起讲一大堆的科学大道理,还不如骗他说可以看见那不可能看见的光子,让他对这件事充满兴趣,从而坚持每天早起,去享受清晨的阳光。
我在这里所列举的谎言,都是发挥想象力再创造的谎言,是从让人充满希望的未来蓝图中诞生的谎言。
无论是毒馒头故事中的僧人也好,还是黄金火钵故事中的僧人也好,他们都预想到了“人们的良心能够被唤醒”这种美好的未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