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4 页)
可住。”
那人顿时恼怒起来,问道:“这么说,我若不付店钱,你今日就要赶我出门吗?”
窦公听明白了他们之间的争执,急忙走过去说道:“这位客官不必动怒,你尽管住下不妨。”
那名伙计见窦公前来,仿佛见了救星,急忙道:“这是本店的主人窦公,规矩都是他定下的。”
窦公眼睛一瞪,斥道:“干你的活去,这里不用你说话。”
又转对那人道,“因本店价廉客官太多,老夫才定下这些陋规。
今日经你提醒,打从今日起,就废了此规矩。”
那人见窦公面相甚善,心中大起好感,遂拱手道:“鄙人马周,祖居博州。
近日游历京城,身上带钱不多,因惹下这些无谓的口舌。”
窦公拱手道:“不妨,我看客官的面相亦善,你身上就是没钱,也可继续住本店,只要不嫌简陋就好。
钱为身外之物,人岂能受钱之累?老夫以前也有困窘之时,今日也算小富。
不妨,不妨,你尽管住下。
至于店钱,待你将来有了钱还上就是,若没有也无关系,权当老夫有了你这个忘年交。”
马周大为感动,又拱手道:“鄙人感激窦公的盛意,只是若不能付店钱,也不会厚着面皮在这里住下的。
唉……”他最后的这声长叹,道出了其心中无尽的苦闷,兼有一分不甘心。
窦公问道:“客官,老夫见你仪表非凡,又是正当年龄。
当今朝廷招贤纳士,定有用你之处。”
马周恨恨说道:“人不识才,奈何?”
原来马周生在博州荏平,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剩下孤儿寡母,穷得家徒四壁。
然马周生性旷达,幼小时候即不为环境所困,嗜好读书,四岁时能熟背《诗》、《春秋》,一时被乡里传为奇谈。
马周途穷入京师 圣上远虑图突厥(2)
他长大后,因家境贫寒无法入官学或者通过乡贡、会试入仕,然其声名远播,方圆皆称其能。
这时,博州官学闻其名将其补为助教。
一日,博州刺史达奚恕来此视学,见到马周轻蔑道:“你有如此大名,缘何不考取功名?且你一日未入官学,仅靠读了几卷书就为人师表,是不是有点名不副实?”
达奚恕武人出身,秉性简单,言语又粗,激得马周大怒,当时扭头就走。
马周回家后收拾行装,带领老母到了汴州。
这里有他一个远亲名为赵仁本,介绍他到浚仪县谋一差使。
不巧浚仪县令崔贤是达奚恕行伍时的属下,已经听说了马周的故事。
当时,赵仁本设宴请崔贤,并让马周列席,他在席间求崔贤为马周谋一差使。
崔贤听说了马周的名字,乜斜着眼睛说道:“马周?本官听说过你的大名。
我的老上司那天曾经提起过你的名字,还说你是一位沽名钓誉之人哩。”
马周听后怒不可遏,他并不回答,而是掂过酒壶,独斟独饮,直饮了一斗八升,让在场的人看得目瞪口呆。
他悠然饮尽壶中的最后一滴酒,然后起身向赵仁本道:“赵兄,小弟谢你盛情。
我现在欲往京城,老母就拜托兄长照看了。
不出二年,小弟自来迎接老母。”
他又转向崔贤道:“崔县令,为人须谦虚,不可太骄横了。
我马周今日这里先存下一句话:总有一日,你想求见我而不能。”
崔贤在那里冷笑不已。
此后马周独自披星戴月奔往长安,胸中满怀志气,欲在长安找寻机会。
然他到了长安,举目无亲,日子就一日日地过去了,依旧闲居在素居斋。
他来的时候,赵仁本曾资助他一些制钱,经这些日子的花费,囊中已所剩无几。
窦公阅人甚多,他一见马周的神情,就知道这是一个怀才不遇的主儿,遂温言道:“客官不可心头太急,须知凡事要慢慢来,也许忽然之间就柳暗花明哩。
你现在来到长安,首要者是先立住脚,再图其他。
我看客官谈吐不俗,异日定能发达。
眼下之计,还是要谋一差使最好。”
“谢谢窦公的关心,只是我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仅仅粗通文墨而已。
长安之大,似无立锥之地。”
“老夫想起来了,眼前倒是有一个差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