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页)
,为官一任,须依本分,不拘官职大小,能力多寡,只要如你这般保质朴之色,行朝廷制度,再主动有些作为,即为良吏。
若天下良吏渐多,取得天下大治则不远矣。”
程咬金心情激荡,哽咽道:“皇�上……�皇上待臣如此,臣……臣惟有尽忠以报皇上。
” 李世民微笑道:“你退回去吧。
咬金,你赴任之前,可去看望一下叔宝。
朕上次去看他,他病中还念叨着你哩。”
李世民的这几句话声音柔和,让群臣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柔情。
看到程咬金退回班中,李世民又唤道:“新任邓州刺史陈君宾,可上前来。”
从人群中迈出了一位年逾五十之人,他身材高大,留着一髯花白胡子,头戴进贤冠,身着一袭绿色弁服。
这身官服已经洗得有些发白,臂肘等易磨损的地方,竟然镶有几处不起眼的补丁。
加之他形干体瘦,给人的第一感觉即是“落拓”二字。
他到了李世民面前站定,执笏奏道:“微臣陈君宾叩见皇上。”
李世民的眉头轻微地皱了一下,平素爱美的他显然有点不习惯陈君宾如此模样。
他很快调整了神态,目视陈君宾,问道:“你就是陈君宾了,知道朕为何唤你吗?”
“臣不知。”
“朕看过吏部的考课,对你之评语为上上,在咬金之上啊。”
“臣为一方刺史,但知禀承朝廷的制度,不敢胡作非为,致力于勤政爱民,不过尽了做臣子的本分。
至于吏部的考课,想是对臣过于溢美。
臣这几日,心中不免惴惴。”
“吏部今年的考课,是从朕的意旨认真地核查了数遍,没有虚妄的偏倚,对你之评语可谓中肯。
盛名之下,你不骄不躁,有谦虚之风。
嗯,不错。
你原任邢州刺史,现去邓州,已经到任了?”
“禀皇上,臣刚刚被授任为邓州刺史,尚未起身,便又接到朝廷的明诏,因兼程赴京。
臣想待京城事毕,就直奔邓州赴任。”
“嗯,这样也好。
陈君宾,此次吏部考课,得上上评语者并非你一人,知道朕为何将你独自唤出吗?”
“臣不知。”
“你为陈沈阳王陈伯山之子,仕隋为襄国通守。
太上皇起兵兴唐,你认清大势,不劳我朝一刀一兵,毅然携郡归唐,因受封为东阳郡公。
如今天下初定,举地归唐之官吏甚多,虽多因势而然,毕竟免了周折,也使百姓免遭纷扰。
这份功劳,朕会永远记下的。
然则朕今日并非要单赞你的这份功劳,朕看重的是,你举地降唐不居功,而是生活俭朴,千方百计恢复辖地生机。
邢州那里,既遭受过突厥的入侵,又有刘黑闼之流数度为乱。
朕深感那里的百姓流离,土地荒芜。
然经过你数年的治理,百姓逐步稳定,人口逐步增加,去年你还按例取了相当数目的租赋。
河北之境,以邢州成绩斐然,皆为你功。”
陈君宾顿首道:“臣多聆听朝廷教诲,又多读圣贤之书,明白民为邦本的道理。
臣忝为一方刺史,心想只要把所辖地方的事儿办好了,即是不辜负皇上的圣恩。”
“好一个‘民为邦本’,这正是朕要对诸位刺史说的话。
‘民为邦本’为治国大义,历代君主也都这样说过。
贞观新元训朝臣 显德大殿勉外官(9)
朕今日也这样说,且要通过诸位在全国切实地加以推行。
为君之道须先存百姓,你们其中有许多人像陈君宾这样两朝为官,定是亲身经历了隋炀帝因虐民而亡朝的过程。
你们为官一任,须亲民爱民,方能造福一方。
这样,就需要你们多向百姓贡献,而不得为一己之欲而殃民。
朕近日多次向朝中文武大臣说过,刚才封公所宣诏令中也有此类的话,即天下的长治久安取决于百姓的能否生存,而百姓的存亡又取决于君王本身能否克己寡欲。
国治、民存、君贤相连紧密,三位一体。
朕这样做,朝中文武百官也要这样做,你们最接近百姓,更应该这样做! “天下大乱之后,百姓离散,土地凋敝,如何改变这种状态,休养生息为第一要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