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前,他就已首先明晰什么叫做天命。自然,他也就绝对的相信天命。
——赵卓的加入,对天下大势、历史沧桑的无数论调则叫对自己的天命有了所谓责任感。那是孟子‘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圣者情操。
——再到后来,日日荣华的所在、荣华之后的险恶危机、危机里他的小心翼翼、危机过后他的心有余悸……
种种所在,终于让他不由自主仰望至高无上的皇权,不由自主念想绝对的天子权力。
于是,也就尤其的喜欢这个属于自己的天命。
而且,真的是天所命定呐,在他身处的所在:
首先,是宇文赟,这个非同寻常的皇家世袭之君,他根本不是治国安邦的料子。
在终日不问朝政沉顿酒色,让满朝文臣武将敢怒而不敢言的前提下,仍是大觉这皇帝当得太不称心太不如意,于是无时不刻的发发脾气、整整人,或者集集点子、找找乐子,使得朝廷上下人人自危,日日不安。
再次,是杨坚的天命实在很著名,再加上自己非常技巧而有心的暗中表明,许多许多的朝中大臣、能人异士们就自动的暗中投了明。
再再次,却也是最最重要而直接的一环:他少年时甫自波若寺归来,便受一位长辈照顾良多、并与那位长辈最优秀的子侄交谊良好。
及他成长,当这位长辈和他的那个子侄愈加卓然不凡——那是一种全方位的绝对化卓然不凡,无论内在智能品性、还是外在的世人评定和实质影响力。
再然后,当他取得了他们的最明确的支持,开启了他最初的‘天下计划’后,他遭遇了这个家族的另一员——传奇的一员、古老而切实的预言里走出的一员……
* *
那个家族是长孙一族,那位长辈叫做长孙览,长孙览最优秀的子侄是长孙炽。
而那个家族的另一员,从古老而切实的预言里走的、传奇一员,叫做长孙晟。
魏孝文帝迁都洛邑之后,进一步实行汉化,责令原来鲜卑族姓氏一律改成汉姓,文帝以一国之尊改姓元,其宗室之长则改姓长孙。
后,魏孝文帝薨,高欢趁魏孝武帝初登基帝位未稳,将之逐出洛阳,另立一个傀儡皇帝,于是有东魏;魏孝武帝西投长安的宇文泰,宇文泰将之害死,也立一傀儡皇帝,于是有西魏。
若干年后,高氏、宇文氏终分别取而代之,于是东魏成为北齐,西魏成了北周,以元氏、长孙氏家族为主体的北魏王朝至此被彻底篡夺。
元氏为宇文泰、高欢所剪,遗孽无多,长孙氏却毕竟留存。
又至周建德元年,长孙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诛杀宇文护一家,帮助武帝宇文邕从叔父手中夺回旁落的大权,从而深得武帝的信任,自此倍受倚重。
长孙览性弘雅,有器量,略涉书记,尤晓钟律。
周明帝时,为大都督。武帝在时,与览亲善,及即位,弥加礼焉,超拜车骑大将军。每公卿上奏,必令省读。览有口辩,声气雄壮,凡所宣传,百僚属目,帝每嘉叹之。览初名善,帝谓之曰:“朕以万机,委卿先览。”遂赐名焉。
及诛宇文护,以功进封薛国公,其后历小司空。从平齐,进位柱国,封第二子宽管国公。
宣帝时,进位上柱国、大司徒,俄历同、泾二州刺史。
长孙炽,一个优雅完美如天人般的人物,天生有着叫人亲近信赖的魅力,自幼年以来便知交无数。
他个性作风极之飘逸出尘,却身为长孙一族实际的家主,拥有绝对出色的政治军事远略,让人如沐春风的谈笑中同时解决一切问题。
他是长孙览最引以为傲的子侄,同时也是长孙览所最为敬服的家主,被长孙一族和世人共认、是这个绝对超凡卓逸的家族中世代以来最超凡卓逸的一员。
长孙晟,长孙炽唯一的骨肉兄弟、更由长孙炽一手带大。
但,处于这个世代巨族中心结构的最中心,在他前十八年的生命历程里却全然不为人知。
或者,如果不是杨广的出现,他全部的生命历程里都会全然不为人知。
当时的杨广年仅六岁并极是可爱,只杨坚和所有了解杨广的人却清楚,杨广自来不与男子肢体接触。
但那一次杨广却主动跑上去,长久的抱着长孙晟不放松,如同怕被遗弃的孩子抱着他的母亲。
所有人的注目中,杨广一脸灿笑,极是欣悦而满足,长孙晟却平静淡然,仿佛他根本就置身事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