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页)
如果说人们是兴趣的奴隶,绝不为过。
认知心理学认为,在各种性质的刺激中,情绪性刺激对注意的吸引力最大,而兴趣往往会激发人的积极情绪,从而吸引人的注意。
留心一下你看过的广告。几乎所有的广告都在想尽办法吸引你的注意,但是哪些广告最能吸引你的注意?答案是:那些引发你情绪波动的广告。还记得那则“雕牌”洗衣粉的广告吗?广告中妈妈下岗,她的女儿为了帮妈妈分担,便替妈妈洗衣服,还强调用“雕牌”可以更省钱。妈妈找工作失败后回到家,发现女儿已经累得睡着了。桌子上留着一张纸条:妈妈,我能帮你干活了。
我记不清自己为这则广告红过几次眼圈,后来看这则广告时,我总是忍不住偷偷瞄着旁边的人,结果发现他们的眼圈也红了。很奇怪的是,没过多久,大家买回的洗衣粉都是雕牌。
这则广告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即便现在我已经系统学习了社会心理学,也学习了丰富的广告知识,非常清楚这则广告运用的方法和技巧,更清楚它的目的是让我去买洗衣粉。但是每次重看它,我还是忍不住眼圈发红,这就是情绪的力量。
第六章 如何吸引眼球?(2)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广告商都可以如此高明地利用情绪因素。更多的情况下,仅仅是把商品和我们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放在一起,就能达到广告商的目的。想想我们在电视里看过的丝袜广告吧。有没有哪个广告只是把他们的产品堆放在一起,然后拍成照片给观众看?请仔细看一下,一个都不会有。大多数广告商会选择一位拥有美腿的模特穿着他们的丝袜摆出风情万种的姿势,然后再给丝袜一个特写。
很明显,在这则广告中,真正吸引人们注意的,并不是丝袜本身,而是那个拥有着美腿的模特。是她引起了广告的受众,尤其是男性受众的兴趣和美妙遐想。但有趣的是,当这些潜在顾客最终付了钱,把丝袜拿回家的时候,他们不会认为自己是受了广告中美女的影响,他们大多会认为自己购买这些丝袜是出于理性的判断。
人们往往过度相信自己的理性。却没有留意生活中很多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对人的影响是可以略过苛刻的理性批判的,让人产生浓厚的兴趣就是其中的一种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通过让人们对一则信息产生兴趣,人们甚至可以不去关心这则信息本身的真伪和合理性。这既说明了有氧信息的巨大威力,也让我们在制作有氧信息的时候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一个负责的有氧信息制作者,应该在确保自己提供的信息是真实的、有价值的前提下,才能使用这些手段来润饰自己的信息,从而让更多的人接受它。
2。 趣味性与记忆
如果你传递信息的目的,不仅仅是改变对方的认知,还希望他们能记住你传递的信息。那么,使用一些充满趣味性的手段,可以让你轻松地做到这一点。在学校里,学生们普遍反映那些讲课灵活、生动有趣的老师所讲的内容,很容易接受。而同样的内容,如果是由讲课比较死板的教师来讲,记忆的效果就要差很多。对于那些低龄的孩子来说,信息传递的趣味性就更为必要。小学算术的应用题经常举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说明数字之间的关系:比如,妈妈今天早上给了你2个苹果,下午又给了你3个,现在你手里有几个苹果?
类似这样的问题,因为充满了趣味性和生活性,才能够被理解能力尚弱的孩子们轻松接受。否则,如果一开始就给孩子们讲解一些抽象的数理概念,孩子们能听懂才怪呢。
于是,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如今低龄孩子们的教材上总会有很多花花绿绿的图片,为什么老师总是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教给低龄孩子们一些道理。答案很简单:增加教材和教学的趣味性。
很多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在研究少儿教育的过程中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十分注意通过孩子感兴趣的信息形式来传播电视教学内容,比如著名的美国少儿教育电视系列节目《芝麻街》,之所以能够迅速在儿童类节目中异军突起,长期占据收视率排行榜前位,就是靠着对儿童兴趣的准确把握和揣摩。
不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都会对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关注和好感。与儿童不断变化的兴趣相比,成年人的兴趣相对稳定。而且,因为成年人很少受到有趣信息的刺激,所以一旦接触到趣味性信息(即有氧信息)的刺激后,反应会比儿童更加强烈,更加持久。
这样说来,趣味性法则对成年人的作用比儿童还要大。充满趣味性的信息同样能够以吸引儿童的方式吸引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