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第2/4 页)
但是这和通风报信有什么差别?
陶大少爷虽然是个很令人讨厌的人,但绝对不是傻子。
李花儿思来想去,总没有个定案,未免烦躁了。
“以后再看见他,连话都不用听,转身就走。”李花儿叮嘱李果儿道。
李果儿依旧不高兴,却听话地点头:“肯定要走的,我不想理他。”
李花儿说了一声“果儿乖”,本想抛开这事情,继续画图,却怎么都觉得不安。
这事情里,一定有古怪。
查出东西来,也是要死的。
这要命的东西,能是什么呢?
思前想后,李花儿果断决定,这段日子,还是多去渡口看看才好。
……
既然拿定了主意,李花儿匆匆地设计好了金针的图纸,给铺子里送去之后,便将那药匣子,做到了清水河岸边。
李大初看见她的时候,只觉得奇怪,但是因为自己也忙,又见李花儿安安静静地一个人,在岸边支了东西干活,就没很在意。
倒是李果儿,每天也跟着李花儿一起,将书、缝补针线活之类,都带到了河岸边上。
带得张玉儿、孙小小等一群小女孩儿,也都跑来,和她们一起玩儿。
李果儿兴起,和她们一起针线、玩闹之余,还教她们念书。
如此一来,这河岸上的热闹,有些和往常不一样了。
一面渡口处,一群军士严阵以待;一边是河岸上,一群村里的小丫头,或干活或念书,玩得很开心。
在清河村,识文断字是个挺上等的事情,而女娃子识文断字,则是个非常稀罕的事情。
毕竟一本书就要一两多的银子,纵然是如今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对寻常人家而言,也是大项。
要不吴家怎么显得那么金贵呢?
“果儿这以后,也是要去考状元的吧。”张氏和人搭伴洗衣服的时候,有妇人笑问。
张氏笑道:“她爹也说了,读书不是坏事。”
还有一次,刘杏花来岸边看人摸鱼的时候,看见她们那样子,撇着嘴道:
“天天在那儿看书、干活,生怕人不知道李家姑娘识字、会些匠人的玩意儿吗?”
李家姐妹没理她,不过挺着肚子的冯二囡听见了,立时堵了一句:
“你不还常在河边洗衣服吗?人说你什么了不成?”
气得刘杏花跺跺脚,也不看摸鱼,转身跑了。
也因为在河岸边待的时间久了,李花儿“碰见”陶大少爷的次数,也更多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七章 渡口检查
除了和那群狐朋狗友一起玩之外,陶大少爷如今只要逮到机会,就会瞪着李花儿看。
看到连那些那些女孩子们都看出端倪了。
甚至有一次,陶大少爷的眼神,还吓哭了孙小小。
听说孙小小哭的原因,孙家虽然生气,却说不出什么话来,还得拦着要去揍陶大少爷的孙三贤。
陶家毕竟有些势力,若是打架了,孙家还能去说一说,但是这盯着看给吓哭了……
说出去倒显得他们无理取闹了。
而张氏听说,却吓坏了,当夜就做了噩梦,高声喊着金宝的名字。
而这时候,渡口的事情经过了最初几天登记造册的麻烦之后,都已经步入了正轨,这些军士也只要每天在渡口上,将来往的船只核人对物地查检就可以了。
既然清闲了些,所以李大这晚,是回了家过夜的。
听见张氏的叫喊,再看着张氏醒来之后,嚎啕大哭的样子,李大吓得脸色苍白,就要去县城寻大夫。
张氏说自己不要紧,只将今天的事情,说给了李大听。
李大听说,第一次气得脸都红了,就要去陶家寻事。
李花儿忙拦住李大,道:“爹去说什么呢?那河岸人人去得,又没动手,去说了,反而遭他们的话。”
李大双拳紧紧地握着,怒道:“一次两次,踩在我们头上,再不计较,岂不是全家都要死在他们手上了?如今我既然回了家,断不能之前的事情才发生。”
李花儿安慰道:“是呀,所以他不是也没敢做什么,只是眼睛看了看吗?难不成,他眼睛还能杀人不成?那也太拿他当个人物看了。”
李大也知道为了这个去寻陶家,是给他们话柄。
再者,如今他军务在身,也不好节外生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