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页)
了一些调整。直板手机的原型,李想选择了2003年才会上市的诺基亚2100,翻盖手机,大名鼎鼎的摩托罗拉v3自然是不能放过的。
李想准备生产的这两款手机,就是以那两款手机作为原型,然后进行调整后确定的。诺基亚2100的外形还是不错的,但是个头稍微大了点,因此李想就结合这诺基亚8250的优点对这款直板手机进行调整。至于v3,需要调整的地方主要是摄像头。原本v3的外形和个头重量都已经很不错了,但v3上面有摄像头,李想可不想这么早就把摄像头功能添加上去,因此就将v3的摄像头取消了,只保留着v3的外形。
而且这两款手机李想都已经确定了采用内置式天线,这也是与目前其他品牌的手机一个最大的区别,也是这两款手机的另外一个卖点!
在昨晚这些工作并且将样品和图纸留给周大宏和刘学兵教授之后,李想就登上了前往吴西的火车。这次李想的目的地还是742厂,因为牵扯到内存颗粒的一些事情,李想必须得抓紧时间敲定。相比于g网手机的生产,新型内存的ic生产无疑要更重要一些。
刚开学就请长假,李想也不愿意这么做,可惜不这么做李想还就真没办法,现在很多事情都得自己亲自去解决,毕竟只有自个儿的脑子里装着那些技术,别人办不了这活啊!
接待李想的是742厂的总工于德宝,李想只要见到这个身材魁梧的总工就想发笑,实在是这个于总工的身材太特殊了,正面看像土匪,背面看像强盗,反正不管怎么看,都无法让人把这个身材魁梧的和云子有一拼的大汉当成是一个高科技企业的总工程师。
看看他那如同擀面杖一般粗细的手指头,这哪儿像是玩高科技的主儿啊,就是火车站货场上抗大个儿的装卸工都比这家伙苗条。而且于德宝站在火车站出口的位置等李想,在他周围方圆两三米的范围内,竟然没有人赶靠前。。。。。。
看到李想脸上那副似笑非笑的申请,于德宝也只能无奈的苦笑道:“想笑你就笑吧,谁让俺的爹娘把俺打造成这模样呢!”看样子,人家于德宝早就已经习惯这样了。
李想嘿嘿一乐,伸手握了握于德宝的大手,说道:“于工,走吧,跟你在一起,我的压力也是比较大的。。。。。。”
桑塔纳一溜烟的跑到了742厂,进入到办公楼之后,厂里的高层都在小会议室等着李想呢。对于这个财神,现在742厂可真是相当重视,恨不能就把李想当亲爹供起来。
没办法啊,谁让现在华夏国内的芯片行业萧条呢,当初投入巨资引进的这条3英寸晶圆生产线,在建成投产的那一年其实就已经落后了,人家国外甚至包括台岛的那些晶圆厂,能依靠生产更大尺寸的晶圆而将晶圆生产的成本降下来,可742厂没有这个能力啊,更大尺寸的晶圆生产线742厂也想上啊,可问题时那高达十几亿美元的投资谁给呢?
最要命的是,设备升级无法实现,而现在的这条3英寸晶圆生产线生产的ic产品在国内外也很难找到销路,这才是真正要命的事情啊。
要不是这个忽然冒出来的汉唐实业,这742厂眼看着就要倒闭了。
年前汉唐实业给742厂下达的那款单片机订单,让742厂的全体职工过了一个好年,现在那个掌控着汉唐实业的年轻老板又再次光临742厂,而且据电话中说这个年轻人又带来了一种新的ic产品设计,如果能把这个订单拿下来,那么742厂或许就能再次重现当初的辉煌呢。
目前担任742厂老总和书记的都是两个年近六旬的老人,他们俩明年年龄就到站了,要退居二线。不过因为李想这个大财主的出现,这两位这才联袂出现在这里。
寒暄过后,李想开门见山的说出了自己这次来的目的。“盛总、王书记,我这次来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再次了解一下咱们742厂的技术能力,我这里研发了一套新型内存颗粒的技术,是适用于新型内存条的生产的,因此我必须要了解一下咱们742厂有没有生产这种新型内存颗粒的技术,因为这牵扯到一年几千万甚至是上亿块内存颗粒的生产问题!”
李想这番石破天惊的话,顿时就让在场的所有人都脸色大变,几千万块甚至上亿块ic产品的需求量,这足以让整个742厂咸鱼翻身甚至一步跨入天堂了。要知道,当初在82年742厂投入6600万美元(那时折合华夏币大约是2。7亿)的巨资从曰本引入了3英寸晶圆生产线,当时的设计达产能力也就是年产2648万块ic成品,到了84年,实现了年产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