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3/4 页)
离土地,进入城市的人们保存着对自然界生态景观的最后眷恋。纵观盆景艺术文化历史可以明晰地看到:自古以来在国人的意识中树木盆景也好,山水、山石盆景也好,全都以“缩地术”的艺术手法再现自然之美,因为追求表达大地万物之美,才智慧地创造了盆中造景的艺术形式。
(陶然亭街心花卉自由市场) 。 想看书来
八十五
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宇宙是第一自然,园林为第二自然,盆景则属第三自然了。人在山野郊游时心情放纵,肆意地沾花惹草是人亲昵自然的天性所致;游人在公园里对古柏树树瘤用手抚、用肩蹭、用腰磨,把千姿百态的树瘤、树干得溜光水滑地成了泛着棕橙色泽的“雕琢品”,是人对古树零距离亲近的表达;人在盆景制作与观赏时,同样有着对山野、林木放纵与亲近的心境,有如在山野、大海遨游和游览园林时那样的身感心受。却又与第一、二自然景观身游有所不同,观赏盆景只是“神游”于景色之中,受盆钵具象的形体和抽象“盆钵意识”的制约,人只能沿着在陶或瓷或泥盆中的山水树木间放眼神游,用“心”用想象、联想去感受其中构筑的自然之美。神游也有等同身游园林般相似的对树、对石、对草木至亲感受,盆中之景同样成为了人们心灵的栖息处,更为创作者言情明志的“目的地”,盆中小小空间的艺术享受,固然是刻意又无奈的作为,却也是中国人独具智慧的文化创意。
这其中的文化本质是什么呢?每当独自面对盆景静观孤赏之时,作为盆景文化工作的余启明总是在苦苦地思想:他明白,盆景自始是一种因盆中之景的形与色与气韵之美,启动了中国人传统民族文化基因的艺术形式。支持这一艺术门类形成的文化基础,是几千年来深受儒、释、道思想影响的中国人内心深层,对自然、土地、山野、田地、湖河……的独具感悟,他们对自然的认知,实际上是精神层面文化多重性的混合物。
盆景追求表现自然美,在儒家眼中的大自然是象征的自然,山水体现着人的意志和理想境界,它使人依赖自然界己有的秩序,循规蹈矩地安贫乐道;道家的大自然是天然的山水自然,它使人主动地溶入自然间而心斋坐忘,人在天地间达到闲适旷达的自由自在状态;释家的大自然是禅意的空灵自然,它教使人要无为地顺应外部的大自然,让人仿佛洞悉一切般地勘破红尘世间万象,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地化悲为乐。千余年来,无论是儒家所倡导的“入世”思想,还是道家所倡导的“出世”道理,出入世的理念,退避自然的理想追求已经深入世世代代中国人,特别是中国文人的心中,最终形成生活在华夏土地上人们固有的民族文化基因。在中国自古有“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说法与作法,于是“隐居”山野、“避世”庭园已成为历代中国失意文人不丧志的最好归宿,他们逃离现实社会,又可以因以为寄情山河大地而*、自娱、自乐,甚至豪情壮志溶入天地间,寄情山水另展鸿鹄之志。于是在这土地上,有了如此诸多的山林名胜和园林景观,更让缩天地于咫尺间的盆景创作成为文人言情明志的对象,也就有了溶入了“儒、释、道”文化内核的中国盆景。
古老的盆景,在一千余年历经多个朝代更迭与战乱烽火终不衰,愈发完美的艺术品。这固然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人与劳动人民的智慧,也从中拆射出人对生物生命本质的认识,那就是祈盼与大自然在心灵与身体上的沟通,也是人生命的归属。以师法自然为创作宗旨的艺术形式,有其独具的教化功能,渗透着人文的精神。它让站在作品前的人们,从中感悟自然之美,感激生活的美,感受人生的美。盆中之景以绿色、以景观、以意境打动人,抚慰人心,愉悦人心。烦躁的人因它会沉静;忧郁的人因它会舒朗;愉快的人更会心悸般地感谢作品、作者,让他或她领会生活的美好,体会到一种人与自然溶合无我的超然的美妙,这就是盆景艺术千余年得以传承的动力源。
在历经干余年的艺术传承,也终于在那些喜欢盆景艺术的中国人心目中,艺术创作构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一件作品往往通过人手的加工,表达着人的意志,再现自然界原本态势的树桩经与盆钵、几架、配件、题名的四位一体的融会贯通,体现出合谐意味,让人从中妙悟人与物与天地的合和之美,中国传统“和”的哲学之妙。于是人们创造出千姿百态的树桩置于一盆之中,称之为盆景的艺术,有如将众多洞眼、孔穴、千差万别的形、势、态、色、质地、肌理统一于一石的石供一样,以明晰地表现出人的意志,“和”哲学的体现。盆景与制作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