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2/4 页)
他常不在家,家中老母难免孤独。为了给老母解闷,鲁班竭其心智,发明了一套本头马车,上面有一个木头人负责驾驶。说来奇怪,这木头人真的可以驾驶马车四处走,像活人一样。有了这辆神奇的马车,鲁班就放心不少,每当他去上班时,就让母亲坐上车四处游玩。然而,有一天,鲁班下班以后没有见母亲回来,左等右等始终不见母亲的影子,此时鲁班才觉大事不好,把母亲给弄丢了。所以史书记载〃鲁班巧,亡其母〃。
《三国志》的故事也是大家熟悉的,因为《三国演义》乃是中国一大名著,没有读过的人恐怕不多,没有听说过的几乎没有。《三国演义》中曾说到诸葛亮为了解决军粮运输的困难,发明了木牛流马。这种牛或马都是木头做的,里面有机关,能爬山涉水,不饮不食。可惜,自从三国以后,再没有一个人知道〃木牛流马〃的制造过程,这种东西实际上是失传了。
以上所举的三个例子,都记载于中国的史籍当中,你说这些记载可信吗?我想有些人会感到十分为难,如果说它是假的吧,类似的记载还有许多,而且关键是古人为什么要骗人呢?如果说它是真的吧,又不太可能,毕竟上述的记载是在讲述着某种机器人,稍有一些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不论在西周,还是战国,还是三国时期,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根本没有达到可以制造机器人的程度。于是,我们今天多数人会采取以下的方法:把它想象成古人卓越的幻想能力,这样一来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但是,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能完全说服自己吗?
在此有一个问题值得大家讨论。当我们看历史的时候,在我们的脑海里已经先有了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那就是:古人比今天的人绝对落后,今天的科学文化肯定比昨天更先进。〃进步〃这个词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用时间来衡量。那么这个观点正确吗?
先不说别的,只拿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来说,以上的观点就未必正确。我们现在在学术上总是说,由于古人落后,科学技术不发达,故而对自然有一种天然的敬畏感,因此发展起原始的宗教崇拜。但是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再回头看一看,实际上古人对待自然的态度很可能比我们今天的人要先进,今人〃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的观点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进入80年代以后,环境保护思想的提出,实际上就是对我们以往态度的批判。
可能有人会说,今天的环境保护思想与古人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两回事,我们比他们更先进、更高级。我们总是过分相信自己的理论,甚至被自己发明的理论搞得晕头转向,当我们搞一些语言上的小把戏时,就觉得自己在进步,可惜宇宙或自然根本不会被这些小把戏改变,也不会去理会这些儿童游戏。从本质上说,我们今天的保护自然思想与古代人对待自然的态度根本没有区别,不同的是,中国古代有一套完整的道家理论为其指导,保护自然是出于自愿,而今天我们却是出于环境的压力,完全是被动的。你说谁先进谁落后呢?
还有我们以上所举的针灸的例子,古人因为落后而发明了针灸,我们因为先进而解释不了落后的东西,难道我们可以在教课书里这样写到:由于我们过分先进,所以目前只能证明针灸是实用的,但却不知其所以然,科学的发达使我们已经不可能理解针灸的理论了。像类似先进的科学不能解释落后文化成果的例子比比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味坚持今天比过去高明,一味认为原始人一定落后的观点恐怕有些自欺欺人的味道。
但是,科学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它是渐进的,是逐渐积累而成的,就以我们这一代物质文明来说,西周时不可能出现机器人那应该是肯定的,甚至在三国时也不太可能出现类似的机械装置,也是确定无疑的。那么,以上这些人的制造是从哪里来的呢?他们所具有的知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实际上在世界范围内,有许多与我们这一代文明对不上号的发明创造正等待后人去解答,我们随便举一些例子,为了对读者负责,也为了严肃起见,我们首先从那些肯定无疑的事实人手:
现代的人类文化史研究证明,中国的石器时代大约结束于距今天4000多年以前,从那以后,中国的历史开始进入金属时代。这是一个科学的定论。但后来的考古发现证明,这个结论根本不能算是最后的结论。
此前,我们曾举过半坡文化遗址中发现青铜片的例子。令人感到不解的是,这类事情决不仅仅发生了一次。本世纪70年代,中国的考古工作者从陕西临渲姜家寨原始石器时期的遗址中,出土了两件青铜器,做工极为精美,显示了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