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页)
。
“好说,好说!”秦尚文原本神色严肃的盯着他的眼睛看,片刻之后忽然笑了起来,“此事也怨秦某鲁莽,如何能怪得了赵协理?以后秦某和赵协理还要合作做事,赵老弟可要多多指教噢?!”说着,他也把手伸了出来,握住赵东,然后用力摇了摇。
两人握手之时笑得欢畅,仿佛一对好基友;众人一看事情圆满解决,纷纷笑了起来。
闲谈几句之后,汪老先生对赵东说道:“赵先生,你那本《教育强国论》,老夫刚才粗粗一看,发现言辞精当,见解颇深,不知可否深谈一二?”
赵东前段时间耗费无数脑细胞编写这个小册子,其目的就是要凭着这本《教育强国论》吸引眼球,这下如何不兴奋?苦苦追求的目标已经赫然在前方,他立刻打起精神,准备就在今天把基础打好。
“惭愧!薰公过誉了,晚辈如何当得起薰公的评价?”赵东满脸谦虚的说道,“实不敢相瞒,晚辈已经准备把洋行事务交托给他人,不几日就将回到江津,践行书中所言的‘产学研’一体化之道……”
“哦?”这一下,麦家父子也极感兴趣,于是几人饭也不吃了,结伴来到三楼一间清净的雅室详谈。
坐下后,赵东一笑,然后先向他们讲述自己的见解。汪老先生和麦老先生其实是川省施行‘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较早的人物,实际上也有一些成果,但是把‘产学研’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的,目前在川省还未有人施行过,因此几人对此兴趣很浓。当然,‘产学研一体化’也是赵东投其所好,专门弄出来的噱头,要的就是吸引人的眼球。
具体说来,办工厂,兴实业,此谓‘产’,契合了这个时代‘实业兴国’的精神,另外通过实业获得利润来推动办学、科研的进行;所谓‘学’,主要是办学,通过培养掌握近代科技知识的人才,来为‘实业’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这符合民初时节国人‘教育强国’的理念;所谓‘研’,即指科研,有了办实业所得资金,再有了具备近代科技知识的人才,两者结合,近可改进生产,促进实业,远可开拓创新,追赶列强在工业、科技方面的脚步。产、学、研相互支持,共同发展,这就是所谓‘产学研一体化’的要旨。
赵东当然很清楚,‘产学研一体化’在后世是个烂大街的概念,这个概念炒作了很多年,但是整个国家基本还是靠山寨来发展,大到航母飞船,小到手机玩具,山寨无处不在,真正具有自主创新的东西寥寥无几;难道这个概念是错误的吗?他倒不这么认为。一个国家没有创新能力,总是跟在别的国家屁股后面走,很可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毕竟在他那个时空,建国六十来年,除掉一些运*动,真正搞工业的时间不过四、五十年,要赶上发达国家干了一两个世纪的成果确实不容易。再往下深挖下去,很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要涉及到传统,信仰,制度等一些软性的东西,不过这不是他现在要关心的问题。
他的问题只有一个:凭借这个名头招小弟!招大把的小弟!因此,只要这个理论看起来管用就行了;至于它实际上是不是管用,那根本无关紧要!
“此事大有可为啊!”麦老先生叹道,“听赵先生一席话,麦某深感早些年走了不少弯路啊!”
赵东带着谦虚的微笑,听着汪老先生和麦老先生两人就产、学、研三者关系孰轻孰重争个不休,他和麦之白只是偶尔插下话去;现在看来,汪老先生和麦氏父子对这个理论颇为欣赏,毕竟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多少人对实业,教育,科研三者结合在一起详加阐述,他一提出来,起码看起来就颇为精深。
麦老先生接口道:“赵先生打算在江津办厂、办学,这是造福川省的大好事,老夫必定鼎力支持!”
赵东喜道:“多谢麦老先生相助!”稍停片刻,他又笑着说道,“说来也可笑,在下琢磨此事已久矣,诸多事项不得其法,今日得听薰公和麦老先生高见,颇有拔云见日之感啊!呵呵!”
“你呀你!”麦老先生指着赵东,笑骂道:“你这年青人,明明想拍薰公的马屁,怎么把老夫也牵连上了?”
说罢,四人一起大笑起来,一时之间,颇有些知己相逢的感觉。
第四十三章 独立江防营
第二天,他刚到洋行的办公室坐下,忽闻刘古锋科长来访。
“刘兄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啊!”赵东笑着把人领到办公室就座,然后好茶好烟伺候着。
“你啊你!”刘古锋用手指点着赵东,笑着说道,“咱俩啥关系,你还跟老哥我玩虚的!外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