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5 页)
谏议官左拾遗的官场生活。诗的前四句叙述与杜甫上朝退朝的情形,用词雍容华贵,带有皇家气息。五六句笔峰一转,抒写诗人胸中悲慨。低头见落花满地,春光已逝,官小位卑,徒增伤感。安史之乱后国家需安定发展,而朝庭只是一派昏昧气象。诗人痛心之余,才作反语。笔法隐晦,曲折地抒发内心之忧愤。
岑参
(715…770),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天宝进士,曾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中掌书记,后历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虢州长史、嘉州(治所在今四川乐山县)刺史等职。世称岑嘉州,有《岑嘉州集》。岑参是盛唐重要的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想象丰富,气势磅礴,悲壮奇峭,语言明快,音调铿锵嘹亮,充满了豪情壮语和慷慨激昂的战斗精神,给人以极大的鼓舞。
�
赠孟浩然
五言律诗
李白
吾爱孟夫子,
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
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
徒此挹清芬。
【注解】:
1。红颜:指年青的时候。
2。轩冕:指官职,轩,车子;冕,高官戴的礼帽。
3。卧松云:隐居。
4。中圣:中酒,就是喝醉的意思,
5。清芬:指美德。
6。挹(yi4):通“揖”,致敬之意。
【赏析】:
全诗赞美孟浩然隐居山林、不慕荣利的清高品德。首联点题,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慕之情;二、三两联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陶然自赏的高雅形象;尾联直接抒情,把孟氏的高雅比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抑止。写孟的同时更是写其自身。诗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以一种舒展唱叹的语调,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此诗格调高古散淡,一气贯注,一如太白其人。
�
渡荆门送别
五言律诗
李白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注解】:
1。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
2。大荒:大地。
3。海楼:海市蜃楼。
4。故乡水:指长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
【赏析】:
唐开元十四年(726),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情,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从诗意看,诗人与送行者同舟共发,是在舟中吟送的。这首诗虽意在描绘山水,说水为其送行,笔法婉转,然而仔细揣摩,“送别”之意犹在,足见椽笔功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可比功力,视线由近处拉向远方,近处的高山长江最后全都汇入一望无际的荒野。此句写景雄阔;被胡应麟《诗薮》赞为“太白壮语也”。
�
送友人
五言律诗
李白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注解】:
1。郭:城墙外的墙,指城外。
2。蓬:草名,枯后随风飘荡,这里喻友人。
4。兹:现在。
5。萧萧:马鸣声。
6。班马:离群之马。
【赏析】:
这是首送别诗,充满诗情画意。首联工对,写得别开生面。先写作别处的山水:青山横亘外城之北,白水环绕东城潺流。此两句以“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刻出山之静态,“绕”字画出水之动态。中间二联切题,写分手时的离情别绪。前两句写对朋友飘泊生涯的关切,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后两句写依依惜别的心情,巧妙地以“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浮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