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2/4 页)
”
刘将军毕竟是武将,对这些弯弯绕绕的算计并不在行。不过,他只要知道,接下来太子殿下的算计,能让大棠和吐蕃边境安稳许久,而长安城即将送来的物资和人,能让新城快快的建好,如此便足够了。
接下来,棠落瑾仍旧不肯见吐蕃赞普。
棠落瑾一次不肯见,吐蕃赞普就得千里迢迢来求见棠落瑾一次。一次接一次的,吐蕃赞普初时还在乎自己的安危,等到了后来,次数越来越多,莫说是吐蕃将士,就是吐蕃赞普自己,都有些疲乏了,似乎也不觉得这一行是否会有诸多危险。
吐蕃赞普就是在这种情形下,遭遇截杀的。
众人初时以为是大棠阴险,故意布下这种局面,来刺杀他们赞普。可是等到吐蕃赞普重伤,前来救他们的两队人马,一队是吐蕃赞普的六子,一队则是大棠人。
吐蕃赞普审问刺杀之人,最后竟查到了最小的弟弟身上。其身上伤势越发沉重,在临终前,处死弟弟,将赞普的位置传给了自己的六子,新的吐蕃赞普。
吐蕃赞普之位的交接极快,快到边境众将士还来不及为打赢了吐蕃的事情高兴完,就接着迎来了下一波的高兴。
吐蕃新赞普继位,在攘内之前,先和棠落瑾签订了称臣和纳岁贡的协议。
新赞普签订了协议,当着众人的面,便朝着棠落瑾微微弯身,行了一礼。
“愿大棠,长盛不衰。”
棠落瑾将其扶起:“孤盼赞普,将吐蕃治理的安稳、和平、昌盛。”
两个少年对视一眼,微微一笑。
年少又如何?
于吐蕃新赞普来说,或许和大棠合作,是与虎谋皮。然而,若他此时不出手,以父亲对叔叔的信任,迟早会把赞普之位拱手相让。到时候,他这个儿子,还能得到甚么?
倒不如趁着叔叔出手时,帮上一把,将父亲送走,自己继承赞普之位。
他想,此时的退让,是为了将来的更进一步。
新赞普看着身侧比他年纪更小的大棠太子,心道,会有那么一天的。
而对棠落瑾来说,他两年前来吐蕃边境的目的,是为了能赢得军功,手握一定的兵权。只是只是难料,他亦没有想到,兜兜转转,竟好运的将吐蕃局势搅乱,让吐蕃写下白纸黑字,正式对大棠俯首称臣,纳岁贡,送马匹。
为了这样的功绩,哪怕是回长安的路上,会遇到更多的麻烦,棠落瑾也认了。
吐蕃众将士更是高兴不已。
其他的他们不知道。可是,吐蕃对大棠俯首称臣,就意味着边境可以安稳上至少十年八载的,他们怎能不高兴?虽然出来当兵,就是把脑袋提在手上了。可是,能继续安安稳稳的活下去,又有谁会不喜欢呢?
吐蕃赞普更迭,对大棠俯首称臣纳岁贡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长安城。
长安城中,原本以为太子打了胜仗,驱赶吐蕃六百里,已然是最出色不过的太子了。
不成想,太子在提出建新城之后,竟还能遇到了吐蕃赞普更迭,俯首称臣一事,一时之间,长安城中,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市井百姓,口中谈论的都是他们的太子。
“都说太子是武皇转世,我瞧着啊,怕是太子殿下,比武皇还要厉害!”
“就是就是!武皇当初是甚么年纪,咱们太子又是甚么年纪?而且,太子额头上可是有颗观音痣的。哎呦,那模样,就像是观音似的,让人看着,就忍不住觉得厉害!”
“这你们就不懂了吧?武皇那是开国之君,一开始哪里有咱们太子这么高的地位?当然是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寻常人,也没有武皇的本事!当然,太子也很厉害,从痴傻儿,变成了现在的模样,啧啧,说起来就跟听故事似的。”
“痴傻?哪里来的痴傻?你浑说甚么?”
“就是,浑说甚么呢?”
……
对普通百姓来说,或许吐蕃赞普更迭,只是一个巧合,是有观音痣的太子的“好运”带去的。
可是对朝廷来说,就算是不能明说,众人心中显然也清楚明白,吐蕃前赞普的去世里,定然是有太子的手笔。即便不是太子主动出手杀人,但分得利益时,他们家太子,定然没有手软。
否则的话,现下的吐蕃赞普,为何不是先前那位赞普的三十几岁孔武有力大权在握的弟弟,而是如今一个十九岁的少年呢?
众人心照不宣,自己在心底偷着乐。
天元帝更是大喜。
他从未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