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页)
本来是一种专门治毒疮的药,到后来却被人利用来害人。
“天煞的田小妹,你怎么这么歹毒!老子很多愿望都没有实现,我答应我那老父母的,等赶尸赚足了银子,让他们住大屋,吃白米饭……没料想被你这恶婆娘下了毒!”田古道不由悲从中来,眼睛有些充血。
“你还敢凶?你越凶蛊毒发作就越快!”王二丫道。不知道是真的还是恐吓我们。
田古道一听,马上降低声调,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
望着田古道的样子,我也有些低落。倒不是怕死,赶尸的人没有一个怕死的,怕死就不会从事这一营生。我是想着对不起我的五叔祖,完不成他中举的遗愿,一切都前功尽弃:“姑奶奶,你赶紧将蛊毒解了吧,有事好商量……”
“我看你们也跟本就没有说实话。我嫂子的遗腹子到底在哪里?”田小妹显然不相信我们先前说的话。
其实我心里也知道,蛊妇施蛊之后,一般不会将蛊收回去,也不会给解毒的。
施蛊之人,与我们赶尸之人一样,都有自己的规矩。我们小时候就听说,蛊妇放蛊中一人,可自保无病三年;中一畜禽,可保一年;中一树,可保三个月;如不放蛊,蛊婆自己就要生病,连续三年不将蛊放出去,蛊虫不得食就会伤害蓄蛊人。动物之中唯有狗不能放蛊,因为蛊婆怕狗也不吃狗肉。
一想到这里,我心里有些难过:“田小妹,你不给解药也罢,请你如实告诉我,我们还能活多久,能不能坚持到我考完乡试中举人?”我一门心思只想中举人,只要能中举,也算死而无憾,对得起我的五叔祖。
田小妹不答。
“你到底施的什么蛊?”
田小妹还是不答。田小妹的不语,自然有其玄机。因为蛊毒有种类、轻重缓急之分。如果中蛊者知道自己所中蛊的名称,就可以找高人治疗解毒。
蛊的种类很多,有蛇蛊、金蚕蛊、蔑片蛊、石头蛊、泥鳅蛊、中害神、疳蛊、肿蛊、癫蛊、阴蛇蛊、生蛇蛊等。放蛊的人趁他人不注意的时候,把蛊放入食物,吃了以后,就会染上蛊毒,染了蛊毒的人会染患一种慢性的病痛,也有的染上莫名其妙的急症。
金蚕蛊对于人体的危害很大,它像人死后尸体上生的尸虫一样,侵入人的肚子后,会吃完人的肠胃。它的抵抗力很强,水淹不死,火烧不死,刀也砍不死。中毒人胸腹搅痛,肿胀如瓮,七日流血而死。
我从小就听说各种骇人的蛊毒死人的真实故事。
我们邻村有一个壮汉,就是中了蔑片蛊而亡。他在外出晚归的路上,被一四五寸长的蔑片击中,跳上脚腿,使人痛得很厉害。久而久之,蔑又跳入膝盖去,由是脚小如鹤膝,其人不出四五年,便会一命呜呼。
我的一位堂叔,因为争抢自留地的事情,与人打了一架,没多久,就得了一种怪病。起初吐泻,然后肚胀、减食、口腥、额热、面红。到后来,面上、耳、鼻、肚有蛊行动翻转作声,大便秘结,没到三十天就死了。后来有人识出这是中了阴蛇蛊。
在贵州与湖南西部交界处,就有人专门养蛊谋财。这些人养的蛊,有的是蛇蛊,有的是飞蛊。蛇蛊是在五月初五日放大,小蛇在瓦罈里,飞蛊是聚集多数的飞虫制成的。这两种蛊毒都可以置人于死地,特别是飞蛊如果侵入人腹,会把内脏吃光。放蛊的人看准了一家有钱人家,就计划将蛊放入。中蛊的人在没有医药可治的情形下就会死去,死人的财产随之移入蛊主的家里。因为养蛊的主人养了这种杀人的蛊后必须用蛊连续杀人,每年一个,如果间隔三年不以蛊杀人,蛊主本人也会中蛊死去。所以,只要有个风吹草动,就人心惶惶。
由于草鬼婆很多,我们那里,家里的长辈从小就给孩子灌输一些识别和预防蛊毒的办法。
我的长辈很早就告诫我:凡房屋整洁,无灰尘珠网的,是藏蛊之家,切勿与之往来;或者携大蒜头出行,每次吃饭之前,先食大蒜头,有蛊必吐,不吐则死,主人怕受连累,当然不敢下蛊。
凡食茶、水、菜、饭等之前,发现有人用筷子向杯碗上敲动,便是在施毒。这时可以赶紧向主人问道:“食内,莫非有毒吗?”一经问破,可免受毒。
“鬼崽,以后有人敲碗就要注意,免得被坏人害了!”我对鬼崽妖说,其实是讽刺田小妹。鬼崽妖乖巧地点头。然后,跑到田小妹跟前,大拇指朝下,做了个鄙视的手语动作。田小妹伸手装作要打他,鬼崽妖赶紧跑开了。
我很是后悔,要是今天吃东西之前,也做了这一功课,就不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