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3/4 页)
的情况。
“您的思虑我明白,但您不需要冒这么大的险。”韩君正理所当然以为宋晓是因为怕第六师失利,才自愿前往。但她和帝轩关系匪浅,让他们对上难保不会发生什么,他答应过师傅和谦玉,要保护她,所以帝轩理应是他去迎战。
宋晓摇摇头,声音轻柔但是透出一股执着:“兵事凶险,军人又怎可担心自身安危而不顾大局。不用我说,将军也知道整个天启,有多少悍将,又有多少莽夫,此次一役,说不定能扭转整个战局,将军难道放心将此事交给一群连敌人的营寨都不敢靠近的胆小之辈?”
“我会亲率西疆军前去增援。”韩君正开口道,她说得对,此战非同小可,就如同赤渡城之战,他这一次也宁愿冒险,否则错过此次机会,战火旷日久年,帝国军迟早会被大溯蚕食鲸吞。
“不行。”宋晓断然否决,“将军若带领西疆君贸然出击,只会打草惊蛇,艾山支脉附近还有不少大溯军队,若将军前去,帝轩自然也会调遣附近的军队,这样一来,三水河平原必定会爆发大战。失去了堡垒城墙,在平原上对上大溯铁骑,帝国军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全军覆没!”
“我不会调遣所有西疆军,只会带领一支轻骑前往。”韩君正说道。
“将军身负国家安危,又怎能轻易冒险。而且没有你坐镇西疆军,面对节节进犯的大溯虎狼,中京又该如何自保?”宋晓理智地说道,虽然韩君正与帝轩交手多年,了解对方的用兵习惯,但他身上背负了太多责任,而且此战冒的风险极大,她不能因为自己的猜测而让韩君正白白断送性命。
“您可以替我坐镇西疆军,相信以您的才华,必定不输于我。”韩君正仍然坚持己见。
果然正直的人是最固执的,宋晓见说服不了他,忽然长长叹了口气,语气中夹着一丝疲惫:“将军应该知道我和那人之间的事情吧。”
韩君正点点头,他们的事天下皆知,这是因为如此,皇室才勃然大怒,将她除名。
“将军可能算是在战场上最了解他的人,但普天之下,最了解帝轩的人也许是我。”宋晓唇角勾起一抹浅笑,只是有些苦涩,她不想去想他,可是那些生活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却像扎根在岩石上的苔藓,印在了她的脑海里,怎么抹也抹不干净。
她了解他,知道他总习惯傍晚阅读战报,总是申时三刻起,穿衣不爱扣最上面那颗纽子,吃鱼不吃鱼头,从来不碰青菜,最爱的酒是青丘进贡的佳酿,最讨厌的颜色是白色,不管多热,他都习惯穿着一件中衣合睡,以便随时能起身。
她也知道他的脾气,他不喜别人忤逆他,发怒前眼眸的颜色会变得像大海一样深邃,似有黑色的海浪在其中翻滚,薄唇会抿起,眉头会轻皱,而当他露出那如霜锋雪刃般的笑意时,却是他最可怕的时候,他一句话便能令千万颗头颅滚落,而且从不手软。
韩君正看着她的表情,知道她其实并不愿提及往事,无声地叹了口气,还没等他开口,便听到她继续说道。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他不知道对手是我,而我知道对手是他,这是我的优势。将军虽然惊才艳绝,但就如将军了解帝轩那样,他也了解你的用兵习惯。你若前去,战事或许会陷入僵持局面,而那时大溯只要挥师南下,西疆军又怎能抵挡百万大军。就算依将军所言,由我坐镇,军中有几人会服?西疆军乃虎狼之势,强师劲旅,士兵必定也是一身血性,我在军中既无资历,也无战绩,如何能服众?就算我有惊世才华,也不可能率领一干不听命的将士去迎战大溯军。”
她的话字字珠玑,头头是道,西疆军是他一手带出的军队,他又怎么会不知道她说的全都是事实。
西疆军虽然战功彪炳,却难掩常胜军的傲气,只是借兵,屠刚等人便颇有微词,若将统帅一职交给一名来路不明的无名小生,军中必定掀起悍然大波。
韩君正语塞,不知道如何回答她,想起战死在辉兰城的先皇以及特意嘱托他的宇文谦玉,他默然。
宋晓知道她快说动他了,接着说道:“比起铁浮图,第九师更是帝国的毒瘤,不得不除。如今大战已近,断不能让这些无耻宵小将国门打开,恭迎敌军入境。所以,锄奸一事刻不容缓。但现在寨中的兄弟被困在宛凉,不能担此重任,因此只能依将军刚才所说,派西疆军战士混入流民,斩杀姚磊。战场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有些事不能拖也拖不得。这些道理,相信将军都是明白的。”
她的话太有说服力了,即便是韩君正这样拥有铁一般意志的军人,也再三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